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s,CCN)是危害全球小麦、大麦、燕麦等禾谷作物的重要寄生线虫类群,其中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lipjevi)和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是最具有经济重要性的种类,严重威胁我国的小麦生产。本文对河南省小麦主产区的CCN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双重PCR技术对采集样品的CCN种类进行了快速鉴定;利用Plutonic F-127胶体介质观察了 H.filipjevi和avenae 2龄幼虫(J2)对不同小麦品种根的趋性特征,探究二者可能的致病机理;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了 4种悬浮种衣剂对CCN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我国小麦品种布局及CCN的综合治理提供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2014年和2015年5月小麦灌浆期,随机调查了河南省商丘、漯河、许昌、新乡、鹤壁、安阳、濮阳、焦作等八个地区19个县市的麦田,共采集61份CCN根围土壤样品。通过分析样品的孢囊密度,发现采自商丘、新乡、鹤壁、安阳和濮阳地区的样品孢囊密度普遍较高,CCN发生比较严重;利用双重PCR技术对样品的CCN种类进行了快速检测鉴定,检测出H.avenae单一侵染的样品有33份;H.filipjevi单一侵染的样品有9份,二者复合侵染的样品有19份。H.filipjevi主要采自商丘、漯河、许昌、新乡、焦作等五个地区,其中商丘地区发生比较普遍。利用Plutonic F-127胶体为介质,观察并分析了 H.filipjevi和H.avenae J2在不同时间点对’华麦1号’、’矮早八’、’华麦4号’、’徐麦99’、’新麦19’、’濮麦9号’、’矮抗58’和’郑麦9023’等8个小麦品种的根尖趋性差异。结果表明,H.filipjevi和H.avenae J2对高抗品种’华麦1号’和’矮早八’根尖均表现较弱的趋性,对高感品种’矮抗58’和’郑麦9023’均表现较强的趋性。’郑麦9023’根尖周围聚集的H.filipjevi数量明显高于H.avenae,而在其它品种的根尖周围聚集的两种线虫数量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推测H.filipjevi和H.avenae J2对不同抗性品种表现的趋性差异可能与品种的根系分泌物组成有关。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了 2.5%咯菌腈(适乐时)、30%噻虫嗪(锐胜)、27%苯·醚·洛噻虫(酷拉斯)和15%克·酮·福美双等4种悬浮种衣剂对江苏省CCN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这4种种衣剂的各浓度处理不仅对麦苗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而且均能抑制J2侵染小麦根系,其中,27%苯·醚·洛意虫和15%克·酮·福美双对J2侵染根系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2.5%咯菌腈和30%噻虫嗪。相比其他3种种衣剂处理以及0.5%阿维菌素颗粒剂处理,27%苯·醚·洛噻虫种衣剂对CCN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增产效果较明显,增产率可高达22.02%,作为一种低毒高效的种衣剂,今后可应用于CCN的田间防治,为我国小麦孢囊线虫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