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遗传基础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目前涉及中国汉族人群的研究数据大多为家系报道或者包含少数基因的小队列研究,考虑到基因背景的种族差异,中国人DCM的分子遗传学特点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研究方法针对目前已经明确的扩张型心肌病的51个致病基因,我们利用测序平台Ion Proton,建立了针对这些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高通量再测序的方法,对230例中国汉族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了深度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检测到的变异进行分析,总结中国汉族患者的变异特征及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实验结果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到高质量的测序结果。在本组病例,我们发现51个DCM致病基因中的34个基因检测到变异。利用严格的临床变异分类方法,我们在12.6%的特发性DCM患者中找到了致病或者可疑致病突变,并且在49.5%的患者中找到了1个或以上的稀有蛋白改变变异。TTN基因变异是最普遍的,59%的截断突变分布在TTN上。我们发现基因突变与疾病早发相关,携带已知致病突变或可疑致病截断突变的患者年龄为49.37±12.23岁,明显小于未携带变异(55.94±13.63岁)及仅携带了错义变异的患者(55.87±13.27岁),(P<0.05),然而没有发现携带变异患者与未携带变异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损害的差异性。实验结论我们首次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在中国汉族DCM患者中测序大量致病基因,提供了目前为止最全面的中国汉族DCM患者遗传变异图谱,为DCM患者的遗传检测提供了便捷的方法,同时为汉族人群DCM基因变异的结果的解释提供了参考。研究目的虽然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的概念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但其基础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冠状动脉疾病或者缺血性损伤的程度与心室扩张和受损的收缩功能的病理状况不成比例,因此可能有其他机制的参与。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评估DCM致病基因对ICM发病的影响,进而探讨ICM是否可能存在由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这两个有类似的临床表现的疾病共享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在我们对中国汉族人群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遗传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已经建立的51个扩张型心肌病致病基因的二代测序方法,评估180位临床诊断为ICM患者的心肌病致病基因的变异情况,探讨ICM的患者是否存在混合的扩张型心肌病,及基因变异在ICM患者疾病易感性中的作用。实验结果在我们的研究中找到了10位携带致病或可疑致病突变的患者,且在冠脉单支病变的患者(4/26)中突变负荷高于多支病变患者(6/154),而表现出与DCM患者类似的突变负荷。另外我们同时检测到了59个稀有破坏性变异,这些变异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可能潜在地增加ICM患者的易感性。实验结论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项系统评估大量基于冠脉动脉解剖病变诊断的ICM患者的心肌病致病基因变异的研究。仅有少数ICM患者鉴定出致病或可疑致病负荷,这些发现表明ICM的基础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