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立德树人”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确立以及广泛认同,如何提高教育质量逐渐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不仅仅要求学校管理在方法和技术层面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走一条人文价值取向的发展之路,使基础教育更好地实现其育人性和人文性的价值诉求。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发展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校长是学校的神经中枢,在引领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学校管理过分注重工具理性的手段,使得中小学校长们过于关注领导技术,忽视了对育人价值、人性关怀的追求。学校育人价值的回归必然要求校长领导力的提升以适应这种“以价值为核心”的教育治理与学校管理。校长道德领导力自21世纪初引介入我国以来受到了学界广泛的关注。但是,现有的研究多停留在对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与评述方面,少有针对中国情境下校长道德领导力的具体而深入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的结构特征与现实状况依然不能得到充分而清晰的描述。校长道德领导力的实施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对实践情况的深入了解。因此,本研究选择四川省X市作为研究样本,在系统梳理校长道德领导力的相关文献并建构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的描写框架的基础上,对该区域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实践行为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现实情境中四川省X市的中小学校长实践道德领导力的情况如何?(2)哪些因素影响了X市校长道德领导力的实施?为此,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关怀道德、公正道德、批判道德”为维度的校长道德领导力结构描写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获取相关数据,并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实现对校长道德领导力结构分布特征的充分描述。数据分析结果显示,X市的中小学校长已经开始构建道德领导力,但离所期望的水平和全面实施还有差距,校长们在关怀道德上实施情况最好,公正道德和批判道德次之。分析影响校长道德领导力的因素,我们发现校长的道德领导力主要受到学校、校长和教师相关变量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校长的特征变量,包括校长的性别、学历和任职年限;其次是学校的位置和学校学段;对校长道德领导力影响最小的是教师的特征变量,包括教师性别和教师的职位。通过对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结合访谈资料和已有文献对X市校长道德领导力的调查结果进行讨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校长缺乏宽松的办学环境;二是校长的教育价值观异化;三是校长经常面临道德困境导致校长角色冲突。最后,针对校长道德领导力的实施现状、影响因素和结果讨论,本研究从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该市校长道德领导力的对策建议: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给予校长宽松的办学自主权;二是通过培训更新校长和教师观念;三是调节中小学校长的性别比例,增强柔性管理。其次,校长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致力于共同愿景的构建;二是要充分尊重信任和赏识教师;三是要强化创新变革意识,反思实践;四是要将精力更多放在教育教学上,关注学生的发展;五是要发挥学校和个人特色,充分考虑教师的个性需要。此外,教师也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为校长道德领导提供更多的支持。本研究建立的校长道德领导力三维结构描述模型不仅提供了一个量化道德领导力的解决方案,而且从理论上丰富了道德领导力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道德领导力研究范围。本个案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国情境之下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实践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于提升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有一定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