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消费主义的面纱--以两部美国小说为例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5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后半叶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疯狂消费的年代。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人的娱乐休闲消费支出增加了一倍多,美国富人把炫耀式消费推向了新的高潮。然而,这个时期的美国人并不感到幸福,许多人对消费前途感到悲观。
  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隐藏在商品背后的价值,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消费文化就呈现出了这一特征。美利坚式的消费主义灌输给美国人这样的观念:个人成功只有通过金钱上的成功来实现,财富是通过购买商品体现的。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消费而改变。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选择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受争议的两部美国小说—《白噪音》和《美国狂魔》作为本篇论文分析的出发点。作者通过分析小说人物受消费主义影响所面临的困境,揭露美国消费主义带给个人的负面影响,其目的在于给当今社会中受到消费主义负面影响但还乐在其中的人们敲响警钟。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写作这篇论文的原因;第二章则是对美国消费主义的背景介绍和有关消费主义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三章是对小说中所体现的消费主义做具体细致地展现;第四章将重点分析由消费主义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文章结尾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建议,希望当前受到消费主义影响的中国人也能深思消费主义所引发的一列社会和个人问题。
  消费社会提供给了我们便利和财富,但与此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孤独、无助和焦虑。希望这两部小说可以起到警醒作用,使人们能够合理消费,构建一个健康的自我。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前置修饰语在名词短语中占有重要位置。某些过去分词可用作前置修饰语修饰名词,语言学家将这类过去分词称作形容词性过去分词(AdjectivalPastParticiple),简称APP。APP在英语中被广泛使用,同时,它也是英语教学的重难点。APP是由动词变化而来的前置修饰语,因此它的使用受到诸多限制。例如,并不是所有的过去分词都可以在名词短语中用作APP;有些过去分词可单独用作APP,而有些过去分词
学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无可避免地带有自身民族文化积淀的印迹。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转换,这使得翻译更具挑战性,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  作者姜戎所著小说《狼图腾》是一部作者自身的半自传著作,记叙了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作者作为北京知青到内蒙古额仑草原的生活与经历。因其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精湛的翻译,作品深受中国和外国读者的喜欢并引起强烈反响,这对我国文学,文化输出具有重大意义。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