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氧化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bage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众多纳米材料中,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纳米材料和碳纳米材料在各个研究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制备简单、形貌可控以及电化学活性高等优点。碳纳米材料,其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且便于功能化修饰,以它作为载体负载其他纳米粒子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活性组分的比表面积,还可以解决纯纳米粒子容易聚集这一难题。本论文中,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它们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或电容器的电极构造中。具体工作如下:1、利用紫外光照,将铂纳米粒子沉积于泡沫镍的三维交联网格结构上,并直接用作电极实现了对H2O2的检测。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不同光照时间纳米粒子的负载情况,结合循环伏安法得到最优光照时间。能量分散光谱结果显示,复合电极的主要组成元素为Ni和Pt。此复合电极兼具泡沫镍良好的导电性、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铂纳米粒子对H2O2优越的电催化活性,实现了对H2O2低检出限、高灵敏度的检测。此外,电极的制备方法简单、省时、廉价、易于大批量生产,为无酶检测过氧化氢提供了新平台。2、采用电纺技术,成功地制备了MnO2纳米粒子负载的碳纤维(CNFs)复合材料(MnO2NPs-CNFs)。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MnO2NPs-CNFs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在MnO2NPs-CNFs结构中,MnO2纳米粒子尺寸均一且均匀地负载于CNFs表面,而CNFs则相互堆叠穿插构成三维多孔结构。由MnO2NPs-CNFs修饰的玻碳电极,对H2O2表现出很强的催化氧化能力,且具有响应时间快、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和检出限低等优点,体现了MnO2纳米粒子高催化活性与CNFs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的完美结合。3、通过原位组装和热处理手段合成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钴酸镍(NiCo2O4)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拉曼光谱对RGO/NiCo2O4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在RGO/NiCo2O4结构中:一方面,NiCo2O4纳米片相互穿插形成多孔结构,纳米片之间的空隙将显著地提高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RGO的引入,既能增大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又能作为NiCo2O4纳米片和导电基底的粘合剂,以利于电活性材料和外集流体的电子传输。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表明,RGO/NiCo2O4具有较高的赝电容性能、良好的倍率性和持久的循环性,展现了其在超级电容器领域中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正>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统属祖国医学咳喘的范畴。近3年来,我们共收治有典型哮喘发作症状,伴有明显缺氧与合并感染的重症咳喘患者32例,
目的初步探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 PAR)患者手足阳明经肘膝关节以下“热敏点”,总结热敏点分布部位;与针刺组对照,初步观察热敏灸远端穴位治疗PAR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由于TiO2具有无毒、廉价、稳定等优点,使其在众多半导体光催化剂中脱颖而出,成为光催化研究领域的核心。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方法通
重金属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六价铬(以下简称Cr(Ⅵ))是一种高毒性重金属离子,大量存在于冶金、皮革制造、印染等行业的工业废水中,排放量大,处理周期长,对环境
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领路人,也是学生在校园中模仿与学习的对象,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让学生从懵懂到成熟,从未知到已知。因此教师的素质与素养都要以师德为先
近年来CO2排放量逐年上升,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加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海平面上升、温室效应、生态气候变化等。如何有效地降低空气中CO2的含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引起了全
近年来内河船舶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恶性交通事故的接连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由于内河交通事故系统的高度复杂性,传统的分析预防方法已呈现其局
本文从制度制定、实施以及考核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预算及收支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从预算编制、核算、内控和考核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
半导体光催化剂因能有效利用太阳光,实现环境净化及能源可持续发展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对反应物的吸附能力差,光响应范围窄以及量子效率低等缺点,会导致光催化剂的催化效
葬礼外交是一种特殊的外交形式,指国家或政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死亡事件举行葬礼而引发和促成的一系列外交互动。晚清中国的首次“葬礼外交”随着王之春《使俄草》的出版(收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