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根据eGFR,分为CKD1-3期、CKD4-5期两个亚组;同时又根据血肌酐值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两个亚组;测定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动脉硬化指数(ASI)、踝-肱指数(ABI)、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大动脉顺应性参数(C1)、小动脉顺应性参数(C2)、24小时动态血压值、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SUA)、肾小球率过滤(GFR)、空腹血糖(FBG)、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ASI、双侧baPWV明显升高(p<0.01);左侧ABI、C1、C2明显降低(p<0.01);右侧ABI降低(p<0.05)。2.与对照组比较,肾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的ASI均明显升高(p<0.01),C1、C2降低(p<0.05),肾功能异常组的双侧ABI降低(p<0.05)、双侧baPWV升高(p<0.05)。3.与对照组比较,CKD1-3期、CKD4-5期的ASI均明显升高(p<0.01),左侧ABI明显降低(p<0.01),右侧ABI、C1、C2均降低(p<0.05)。CKD4-5期组的双侧baPWV均升高(p<0.05),同时它的ASI较CKD1-3期亚组升高(p<0.05)。。4.病例组较对照组的Scr、BUN、SUA、TG、TC、LDL明显升高,Scr、BUN、SUA、TC、LDL、尿蛋白定量、GFR、日间、夜间、24小时的SBP、DBP与ASI、左侧ABI有相关性。Scr、BUN、SUA、尿蛋白定量、GFR、日间、夜间、24小时的SBP、DBP与右侧ABI有相关性。TC、LDL、尿蛋白定量、年龄、日间、夜间、24小时SBP及夜间DBP与双侧baPWV有相关性。SUA、LDL、尿蛋白定量、日间、夜间、24小时的SBP、DBP与C1有相关性,尿蛋白定量、TC、LDL、日间、夜间、24小时的SBP、DBP与C2有相关性。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TC、LDL、SUA、GFR、年龄、d-SBP、d-DBP、n-SBP、n-DBP是ASI的主要影响因素,LDL、d-DBP、GFR是左侧ABI的主要影响因素,LDL、GFR是右侧ABI的主要影响因素,GFR、n-DBP、年龄是双侧baPWV主要影响因素,n-DBP、SUA、年龄是C1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明显增高。2.除了传统的高血压、高血脂、高龄等危险因素外,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低eGFR、高SUA等非传统危险因素也对动脉硬化起了重要作用。3.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动脉硬化与其非杓型血压节律有关,因此对动脉硬化的治疗应重视夜间血压的控制。4.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不是独立存在,各因素共同作用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5.在动脉硬化的预防观察中,GFR的下降比Scr更灵敏的反映血管的病变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