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损伤修复因子RCC1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cc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偶有临床报道RCC1在某些癌症病例中存在异常表达或突变形式的情况。RCC1作为Ran的鸟苷酸交换因子定位于细胞核内并与染色质结合,调控多种细胞生理途径,其在细胞跨核运输及周期调控中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了RCC1能够参与DNA损伤修复并维持细胞内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但并未深入其具体机制。癌症作为全球第二大死因,其典型的分子特征包括基因组的不稳定、组蛋白修饰的失衡、基因表达紊乱等。因此,本研究从RCC1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RCC1调控转录组水平的角度,揭示RCC1对癌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围绕(1)RCC1如何参与DNA损伤修复以维持基因组稳定性、(2)RCC1的异常状态对癌症相关基因转录表达水平有何影响、(3)组蛋白修饰如何参与上述过程展开研究,并对(4)部分RCC1癌症相关突变进行鉴定。本研究通过脉冲式激光辐照系统、电离辐射(IR)和DNA损伤类药物处理细胞产生DNA损伤后,使用免疫荧光法标示蛋白共定位、Co-IP明确蛋白相互作用情况、Western blot法判断蛋白表达水平变化、RNA-seq测序分析转录组水平差异、MTT法检测DNA损伤药物对细胞的毒性杀伤,探究RCC1如何通过参与DNA损伤反应维持基因组稳定。通过使用R语言对TCGA数据库中癌症样本转录组数据,以及对实验室送测细胞的RNA-seq全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阐释RCC1如何通过转录水平调控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结果如下:1、在正常细胞中,RCC1通过抑制CBP/p300以及RNF20的降解,维持H2BK12Ac和H2BK120ub1水平,确保染色质核小体与DNA之间的结构松散,从而允许转录的正常进行。PALB2协同RCC1对p300稳定性的维持。2、当双链断裂损伤发生时,RCC1参与同源重组修复途径,与PALB2共同稳定HDAC2在DNA损伤位点的保留,以确保H2BK12Ac去乙酰化事件的发生。3、RCC1在多种癌症类型中高表达,且RCC1在癌症组织中高表达的患者具有为更高的死亡风险。RCC1高表达影响转录激活/抑制相关的组蛋白修饰,促进血管生成、炎症反应、凝血、酸代谢等利于癌症发生发展的信号通路的蛋白转录表达,抑制活性氧激活通路和Myc依赖的增殖通路,促进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微环境的构成。4、在5个RCC1癌症相关的单核苷酸突变体中,R147Q限制RCC1与Ran的蛋白相互作用、R217Q限制RCC1与PALB2的蛋白相互作用、R222Q影响RCC1的核定位、Q271H限制RCC1与Ran的互作、E322K同时影响RCC1与Ran及PALB2的互作以及RCC1在染色质上的定位。这5种突变导致细胞对DNA损伤药物的药物毒性敏感性出现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在正常生理状态及DNA损伤状态下RCC1对组蛋白修饰的调控机制,明确了RCC1通过参与DNA损伤反应、调节染色质松散结构,维持基因组稳定。明确了RCC1高表达能够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并与癌症不良预后存在相关性,揭示了RCC1高表达从转录水平影响肿瘤发生相关基因和通路。因此,本研究从RCC1参与基因稳定性维持和转录水平调控两个维度,揭示了RCC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他者”“自我”在中国历史上蕴含着正统与否的意义,“自我”通过对“他者”的识别来确认自我权力的合理建构。中国古代历史书写中无论是血缘族群还是文化族群,政治集团还是社会阶级,都无不自觉地表现出“他者”与“自我”的辨识,并由此建构起相互认同和拒斥的此疆彼界。在诸如“华夏”政权与“四夷”、分裂时期的“自我”与“敌国”、对边缘地区记录的历史笔记,以及政权正统性与否的争议、学术史叙述中的“正统”与“异端”、
学位
学位
学位
叶绿体的稳态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效率,而蛋白酶在维持叶绿体稳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Fts H蛋白酶是由核编码的一种定位于内共生起源的叶绿体膜或线粒体膜的ATP和Zn2+依赖型蛋白,其中叶绿体Fts H蛋白酶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类囊体的发育以及降解PSⅡ中因电子传递受损的D1蛋白。小兰屿蝴蝶兰为天门冬目兰科蝴蝶兰属单子叶CAM植物,小兰屿蝴蝶兰共有7个Fts H成员。其中Pe Fts H1与At Ft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