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石器时代以来,环太湖流域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紧密相关,探讨该区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研究人地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频繁,其遗址向来是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研究的重热点,但基于GIS的考古研究不够系统连续。因此,本文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并结合遗址的文化类型、年代、面积、文化层厚度、地貌等信息,研究了环太湖地区内的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文化遗址的数量及叠置特征、空间分布格局、遗址规模与文化层厚度的分布。最后从自然与社会视角探讨了影响遗址空间分布的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从马家浜文化早期至良渚文化中期,遗址数量由少到多,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自良渚文化晚期起文化遗址数量逐步减少,表明了研究区内的文化经历了产生、繁荣到衰落的发展过程。叠置型遗址系数在马家浜晚期-崧泽早期、良渚晚期-马桥早期的数值均较低,约为0.2,而其他时期相对较高。(2)马家浜文化早期至马桥文化晚期的遗址重心呈由西向东、再由北至南、然后自东南向西北、最后再自北向南的变化特征;崧泽文化中-晚期、马桥文化早-中期的遗址重心转移距离分别为20.6km、33.1km,表明遗址的空间分布范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其他时期的遗址重心转移距离相对较小。马家浜、崧泽、马桥文化各期的遗址均在西北-东南方向上较分散,而良渚文化各期的遗址则在东北-西南方向散布。除马家浜中、晚期外,其他时期的遗址均为集聚分布,但集聚性存在差异,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遗址约在25.05km处的集聚性最强,而马桥文化遗址约在18.79km处的集聚性最强。马家浜至马桥时期的遗址密度由低到高再向低转变,遗址密集区从多核心到单核心再到多核心演变,分布区域由太湖南北部向太湖以东地区转移、再向太湖南部的杭州地区,最后向太湖东南、南及东部地区演变。(3)马家浜、崧泽、马桥时期的遗址面积多为10000~50000m~2,而良渚时期的遗址面积多在10000m~2以下,但该期面积大于100000m~2的遗址数量较马家浜、崧泽时期明显增加。马家浜、崧泽、马桥时期各规模的遗址数量差异较小,而良渚时期各规模的遗址数量差异偏大。各文化期均以面积小-文化层厚度小的遗址为主,其主要分布在太湖东南部的嘉兴与南部的杭州地区;而面积大-文化层厚度大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太湖东部的苏沪地区。(4)各时期均有65%以上的遗址分布在水系密度为0.18~0.43 km/km~2的区域内,50%以上的遗址分布在高程5~10m内、台墩附近或之上,80%以上的遗址位于坡度0.5~5°之间。马家浜、良渚时期距海岸线5km内的遗址数量较多,遗址与海岸线的平均距离较近;而其他时期距海岸线5km内的遗址数量偏少,遗址与海岸线的平均距离偏远。遗址分布受海陆变迁的影响较为明显,大致存在“海退人进”的关系。(5)新石器文化时期,本区的遗址数量及分布与气候、地形地貌、水系密度、海岸线、海平面、社会组织、经济形态存在一定的关联。当自然环境良好、社会化文明程度高时,则遗址数量增加、范围扩大、密度提高,空间连续性、集聚度增强,各规模的遗址数量差异扩大。反之,当气候恶化、洪水频发、社会文明化衰落时,则遗址的数量减少、分布范围缩减,遗址的密度、空间连续性、集聚度下降,不同规模的遗址数量差异程度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