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血管再生技术对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住院行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血管再生技术对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4例病人,共有5个患肢;用Fontaine分期法进行分期诊断治疗;其中临床诊断为“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 Fontaine IV期女性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Fontaine IV期男性3例;其中4例病人均发生足趾缺血性坏死,渗出伴有恶嗅,溃疡、疼痛;3例病人有动脉粥样硬化,无糖尿病、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1例病人有高血压病3级级高危组、小脑梗死。术前行患肢CT扫描+血管三维重建(Computed Tomography Artery,CTA)动脉粥样硬化狭窄1个患肢、显示胭动脉闭塞2个患肢、胫前动脉栓塞1个患肢和足背动脉及足底内外侧动脉栓塞1个患肢、4例病人的股深动脉和(或)者股浅动脉通畅、远端流出道不良。术中在病人的胫骨内侧嵴上开一小块胫骨窗2x12cm,术后第3天开始以每天缓慢横向外搬移1mm的游离胫骨窗,分4次完成,20天后停止。通过刺激骨膜和胫骨骨髓再生,以及刺激新鲜微小动脉再生,并形成新生毛细血管网。新生毛细血管网与原来的毛细血管网相连通,改善患肢缺血供。结果:5个患肢中4个患肢获得满意疗效。3例病人术后随访时间3-7个月,平均4.7个月,1例失访。下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溃疡创面愈合,无并发症。1例病人术后2个月仍有患肢严重血供不良,病人放弃治疗要求下肢截肢术。结论:Ilizarov骨搬移血管再生技术对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促进骨膜、骨髓再生和外周新生血管网形成,改善患肢局部血供,以及促进创面愈合。本手术方法简便,易操作;创面小,术后病情改善快,有利于避免截肢,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费药物用低;病情不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