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阳经济区资源型城市是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下发展起来的城市。这些城市曾经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起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然而,随着对资源的不断开采,这些城市资源型中的资源型产业逐渐衰退,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经济的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同时,资源型城市存在的失业问题,社会保障落后的问题,城市功能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以沈阳经济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阐释了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城市的特点以及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内涵和转型模式等理论;继而说明了沈阳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介绍了沈阳经济区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分析了沈阳经济区资源型城市的特征及其产业转型的背景和环境;然后结合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用偏离—份额方法分析了所研究城市的产业结构现状,认为鞍山和本溪处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繁荣期,其产业的转型要以发展接续产业为主,适当的发展替代产业,而阜新和抚顺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其产业的转型以发展替代产业为主,同时,各资源型城市都要有选择性的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建设沈阳经济区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医药产业等),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最后提出了构建沈阳经济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支撑体系的建议,期望通过构建政府服务体系、投融资体系、产业一体化体系、人力资源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来支持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结尾处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和对以后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