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污水处理效率逐年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了大量副产物—市政污泥。在现有处理处置方式与城市发展不匹配的严峻形势下,如何妥善处理处置污泥已成为当前城市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核心议题。与此同时,由于全球磷储备的迅速枯竭,采取热解手段回收污泥中丰富的磷资源并作为一种新型肥料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本研究以城市污泥生物炭中磷的高效应用为目标,以热解改性为主要手段,全面揭示污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C1902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2141,22008104);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JCYJ20200109141642225,JCYJ20200109141437586,KQJSCX20180322151507786); 深圳市孔雀计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污水处理效率逐年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了大量副产物—市政污泥。在现有处理处置方式与城市发展不匹配的严峻形势下,如何妥善处理处置污泥已成为当前城市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核心议题。与此同时,由于全球磷储备的迅速枯竭,采取热解手段回收污泥中丰富的磷资源并作为一种新型肥料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本研究以城市污泥生物炭中磷的高效应用为目标,以热解改性为主要手段,全面揭示污泥热解特性以及挥发性产物释放规律;系统研究了不同钙基添加剂对污泥热解过程中磷的迁移转化机制的影响,揭示了污泥生物炭土地利用时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污泥生物炭改性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实现市政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以及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基础。本文首先利用热重-红外-质谱联用实时监测系统作为主要手段,研究了污泥与咖啡渣共热解的反应规律及污泥热解特性。研究发现,污泥热解挥发性产物释放集中在330~500°C,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掺混比(咖啡渣:污泥)为3:7时,此时共热解生成挥发性产物的释放会被抑制。咖啡渣的添加并未改变污泥热解产物的组成,但是会提升污泥最大失重效率;有利于污泥热解反应的热启动过程以及提高了污泥热解反应所需要的有效碰撞频率。另外,通过对生物炭总磷测定以及磷形态的分析,发现低温热解污泥生物炭中磷主要以有机磷形态存在,高温热解生物炭中磷主要以铝磷、焦磷酸盐等无机磷形态存在。研究表明,咖啡渣的掺混能增加总磷含量,且当掺混比为3:7,500°C热解时,生成生物炭中水溶性磷占比最高达到44%。因此,污泥与咖啡渣共热解生成的生物炭有作速效肥使用的潜力。污泥热解过程中,三种常见钙基添加剂-氧化钙、氢氧化钙、磷酸钙-均能促进污泥中磷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钙磷形态(羟基磷酸钙),提出了一种从污泥中回收磷的有效策略。固态核磁结果显示,原始污泥中76.8%为Al2(OH)3PO4,该形态磷不能被植物体利用;而在改性污泥生物炭中磷形态表征结果显示,添加10%氧化钙、5%氢氧化钙或者10%磷酸钙时生成的羟基磷酸钙的含量达到峰值。热力学模拟结果证明了添加剂的引入能增加该热解体系的焓值,且当添加剂为氧化钙时体系焓值最低,这也就表明了污泥热解过程中氧化钙的添加更有利于污泥中磷以羟基磷酸钙形式被回收利用。此外,当热解温度超过900°C时,生成的羟基磷酸钙不稳定,会急剧减少。因此,本研究证明了调控添加钙基添加剂(钙磷比)作为从市政污泥中以羟基磷酸钙形式回收磷的有效策略,这也就验证了城市污泥中回收磷从而实现全球磷资源可持续性途径的可行性。通过系统的生物炭土地利用时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学的影响分析,提出了钙基改性污泥生物炭的有效改良技术及其清洁应用。研究发现,调节钙基添加剂促进污泥磷热解转化对黑麦草生长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促进作用。盆栽实验中,改性污泥生物炭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进而影响黑麦草的生长。添加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制备的污泥生物炭组土壤中,促进磷向羟基磷酸钙转化的Ramlibacter微生物占主导地位,而原始污泥生物炭处理组土壤中,能加速重金属吸收的Massilia微生物占主导地位。此外,钙基添加剂处理组黑麦草植株地上部分茎中Pb累积量小于3%,而在原始污泥生物炭处理组中黑麦草地上部分Pb累计量超过35%。基于宏观和微观信息分析,总结出磷增益污泥生物炭对黑麦草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有效磷和有机质有改良效益,并阻碍了土壤中重金属向黑麦草植株的迁移。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污泥热解特性、污泥中磷迁移转化机制以及污泥生物炭应用时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影响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智能、简便以及绿色的污泥生物炭资源化应用手段。
其他文献
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受到时空特异的精准调控。基因组顺式调控元件是在转录水平参与基因调控的DNA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和隔离子等,它们分别通过起始、促进、抑制目标基因以及阻隔调控元件对目标基因的调控而影响基因的转录。调控元件的突变会造成基因表达的异常,进而导致生物体发生表型的改变,甚至导致疾病和死亡。因此,研究调控元件及对目标基因的调控,对于了解细胞增殖和分化、生物生长发育过程至关
液体锥尖流(tip streaming)是微尺度射流和液滴的生成方式之一。在液体锥尖流的形成过程中,液体在外力场的驱动下先是形成三维的锥形液滴,然后锥形液滴的尖端生成二维射流,射流最终由于Plateau-Rayleigh(PR)不稳定性而破碎成一维的微尺度液滴。由液体锥尖流生成的微小射流和液滴尺寸较小且均匀可控,在农业生产、食品加工、药物制备、喷墨打印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价值。相关研究表明,液体锥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球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增高,至2017年,癌症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因素,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近年来国内癌症的负担不断加大,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是全球第一,其中中国发病人数占全球发病人数的21.1%,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人数的23.9%。因此,亟需开发出新的癌症治疗方法与手段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癌症治疗新方法的提出依赖于对癌症发病机制的深度探索,而目前关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来源于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中化石燃料及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因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而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大气中常见的半挥发性有机物(sem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SVOCs),PAHs在大气中以气态和颗粒态的形式存在,其气粒分配行为影响干湿沉降和大气远距离传输等过程,另
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许多重大工程面临着冬期施工的严峻考验。低温条件下制备水泥基材料,常使用减水剂、引气剂、防冻剂等化学外加剂改善材料的早期性能和长期耐久性。但是温度变化通常会影响外加剂的作用效果,而低温环境下掺外加剂水泥基材料的流变及施工性能尚不明确。本文系统开展了低温和常温环境下掺多种外加剂水泥基材料的流变学行为研究,通过浆体微结构表征、孔溶液分析等手段,初步阐明了温度对不同外加剂分子与水泥颗
电催化氮气还原(NRR)和氧气还原(ORR)可以将N2和O2分别转换为NH3和新能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工业上的合成氨技术是采用成熟的Haber-Bosch工艺,而该技术需要在高温(300-500 oC)和高压(>200 atm)条件下才能进行,使得整个过程的年能耗占世界年能耗的2%,同时还伴随着每年近400兆吨的CO2排放。室温条件下的NRR技术相比能耗严重的Habe
气体传感器可用于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控及检测,在污染治理、危害预警以及安全防护等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开发低功耗且高性能的气体传感器。电阻型气体传感器因具备体积小、成本低、易集成等优点比较适合应用于物联网领域。然而,传统金属氧化物气敏材料通常需要在高温(200-600℃)条件下工作,严重制约其在低功耗集成器件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二维纳米材料的发现推动了
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能将外部力刺激转化为电容信号,且兼具良好的柔韧性,在人机交互界面、健康监测、电子皮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研究围绕基于双电层(EDL)传感机理的离-电式压力传感器,以多孔复合离子材料为传感层,通过传感机理分析、有限元仿真和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了多孔结构的孔隙率及压缩模量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机制,为离-电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提升提供新的策略,并为其在可穿戴、可涂覆以及透明传感
多孔介质钝体绕流与对流换热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工程、能源与化工、航空航天、核工程和海洋工程等工程领域,涉及多孔介质内部及周围复杂流动与传热等基础性问题,因此,对多孔介质钝体相关流动和传热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虽然学术界对此类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多孔介质圆柱绕流和混合对流换热的研究仍不够完善,其所蕴含关于流动和传热的物理机制仍不是很清晰。本文基于有限体积法,较为系统地研究
手性磷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药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潜能。因此,手性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一直是有机合成中的热点。随着不对称催化蓬勃发展,不对称氢官能化已经成为现代有机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备手性化合物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钯催化炔烃和联烯的不对称膦氢化反应,高效、高对映选择性的合成具有磷手性的烯基次膦酸酯和碳手性的烯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