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高质量的配子是动物实现有效生殖的基础。对于卵生动物而言,胚胎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源于卵子成熟前母体的提前积累,这些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等,其中,Vtg是卵子蛋白类能源物质Yp的前体形式。硬骨鱼类Yp的生成过程十分复杂且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因此开展广泛研究十分必要。大菱鲆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物种,却缺乏基本的Vtg及其衍生Yp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以繁殖季节雌性大菱鲆为研究对象,鉴定了vtg的多基因体系,分析了A类Vtg及其衍生Yp在肝脏、血液以及卵巢中的存在形式,探讨了Yp的内源合成现象并对外源途径中参与内吞作用的相关受体进行了表达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显示:1、繁殖季节,雌性大菱鲆卵巢内的卵母细胞由卵原细胞发展而来,经历了初级生长、能量物质积累、成熟过程以及退化等几个关键事件,以此可以将卵母细胞的发育分为卵原时期、染色质核仁时期、核仁外周早期、核仁外周晚期、皮层小泡时期、卵黄积累早期、卵黄积累晚期、成熟早期、成熟晚期以及退化期等几个时期,同时依据各阶段占主导的卵母细胞类型可以将大菱鲆繁殖期卵巢分为前卵黄积累时期、卵黄积累早期、卵黄积累晚期、后卵黄积累时期以及退化期等几个发育时期。大菱鲆繁殖期卵子发生和卵巢发育时期的划分为分子生物学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2、大菱鲆具有3个vtg基因,其中,VtgAa和VtgAb含有全部5个结构域,为典型的完整型结构;而VtgC只含有LvH和LvL 2个结构域,为典型的非完整型Vtg。进化分析结果显示,VtgAa和VtgAb分支时间最晚,而VtgC与其他亚型亲缘关系最远,是最为原始的Vtg亚型。因此,大菱鲆的多基因体系符合辐鳍鱼纲vtg的“3基因模式”。3、肝脏中vtg基因的表达远远高于包括卵巢在内的其他组织,提示肝脏的外源合成是大菱鲆Yp积累的主要途径。卵黄积累过程中,肝脏3个vtg基因总的相对表达量之比为11:21:1(vtgAa:vtgAb:vtgC),且vtgAa:vtgAb整体波动不大,这表明大菱鲆外源合成以A类Vtg为主,首先是VtgAb,其次为VtgAa,而VtgC表达比例很低。4、组织分布结果显示除肝脏外,vtgAb在大菱鲆卵巢中也有一定量的表达,对比研究3个vtg基因在肝脏和卵巢中的表达,发现3个基因的表达趋势皆与血清、肝脏以及卵巢中E2的浓度变化一致。但卵巢E2浓度显著高于肝脏的同时其3个vtg基因的表达却远远低于肝脏,这提示E2对vtg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大菱鲆卵巢中卵原细胞和初级生长阶段的卵母细胞细胞质中具有vtgAb mRNA及其产物Yp的信号,且蛋白信号明显与外源途径不同,这表明大菱鲆初级生长阶段卵母细胞中的Vtg为内源合成。5、对于外源合成(肝脏)的2个A类Vtg蛋白,肝脏和血清中的分子量大小皆为180.2 kDa和175.6 kDa,其中一条在卵巢中发生了部分水解形成164.8 kDa的条带。A类Vtg蛋白经第一次成熟性降解形成的LvL(卵巢)分子量大小为28.6kDa和24.5 kDa,第二次成熟性降解(成熟卵子)后形成22.7 kDa的主带和20.9kDa的微弱条带。同时,在卵巢中还有LvL与其他结构域未完全分割的蛋白结构存在,其分子量大小为87.7 k Da,53.8 kDa和49.9 kDa。此外,对繁殖期大菱鲆肝脏、血清以及卵巢中Vtg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血清在PreVG时期出现的微弱信号提示肝脏刚刚开始有微弱的Vtg合成,之后大部分卵母细胞在LVG时期基本完成Yp的积累;在PostVG时期,血清中的主要蛋白条带明显增强,卵巢中出现了成熟卵子的LvL主带。这两个现象契合大菱鲆分批成熟分批产卵的生殖方式。6、大菱鲆外源途径中参与内吞作用的相关受体VLDLR和LRP13皆为LDLR超家族成员,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究表明,大菱鲆vldlr具有2个剪接体(lr8-和lr8+),以lr8-为主导,且主要在雌性卵黄积累过程中发挥功能;lrp13的组织分布十分特异,基本只在卵巢组织中特异表达。内吞相关的2个受体lr8-和lrp13在大菱鲆卵巢中的表达模式类似,ISH结果显示二者皆在核仁外周时期高表达,进入卵黄生成后则完全消失,这提示2个受体蛋白合成后会进行循环利用。此外,定量结果显示峰值过后仍有一定量的表达,提示各时期卵母细胞类型的多样性,这也契合大菱鲆分批成熟分批产卵的生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