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弃奶期验证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a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明确引起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通过临床扩大试验评价某药厂生产的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对泌乳期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并检测牛奶中阿莫西林、舒巴坦、泼尼松龙的残留量,确认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的弃奶期。方法1、在甘肃某牛场选择70头自然发生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奶牛,在给药前单乳区采集奶样70份,通过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及16S r DNA方法鉴定其种类,将鉴定出病原菌通过K-B纸片药敏试验进行8种抗生素(红霉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氟苯尼考、四环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2、在甘肃某牛场选择70头自然发生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奶牛,将患病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n=36头)和对照组(n=34头)。在给药前、停药后7 d及停药后14 d,进行单乳区奶样采集,每个感染乳区注入3 g药物,每12 h注射1次,连续用药3次。将采集的各组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测及乳汁体细胞计数。通过临床观察、细菌清除率及体细胞计数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3、选择25头健康奶牛,乳房内注入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每个乳区注入3 g药物,每12 h用药1次,连用3次。给药后60 h,采集4个乳区的混合奶样,采用现行国家标准进行相关活性成分残留量的检测。样品经过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色谱柱进行分离,以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在正离子或者负离子模式下,进行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对阿莫西林、舒巴坦和泼尼松龙的残留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1、70份患有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奶样经过细菌学鉴定后,在58份奶样中分离出65株病原菌,其中17株为大肠杆菌,21株为葡萄球菌,26株为链球菌,1株巨型球菌;对引起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和四环素敏感程度大于70%;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喹肟和庆大霉素产生耐药性;对阿莫西林中度敏感。2、通过临床扩大试验的结果显示,用药前采集的70份奶样中有58份奶样检出细菌,细菌总检出率为82.86%,试验组的细菌检出率为86.11%(31/36),对照组为79.41%(27/34)。停药后14 d,两组的混合感染清除率均为100%;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单一感染清除率为92.86%和90.9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菌总清除率分别为94.12%和93.55%,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8.3%和61.8%。两组奶样中的SCC在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3、本试验优化和验证了牛奶中阿莫西林、舒巴坦、泼尼松龙残留量的LC-MS/MS检测条件,结果表明其质控样品的准确度在规定范围内,符合方法学要求,可用于牛奶中阿莫西林、舒巴坦、泼尼松龙的残留检测。药物残留检测结果显示,依照本研究的给药方案对健康奶牛给予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最后一次给药后60 h,生鲜牛奶中阿莫西林、舒巴坦和泼尼松龙的残留量,均低于现行标准中对各成分的MRLs要求。结论本研究中引起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受试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与对照药物一致,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优化后的LC-MS/MS检测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可用于牛奶中阿莫西林、舒巴坦、泼尼松龙的残留检测。给药后60 h,生鲜牛奶中阿莫西林、舒巴坦、泼尼松龙的残留量均低于各自的MRLs。确认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的弃奶期为60h。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母代高脂饮食(high-fatdiet,HFD)构建母代糖代谢异常模型,研究母代HFD对子代肠道菌群和ZO-1、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并通过改变分娩方式(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哺乳方式(自行哺乳或交叉哺乳),阻断母婴菌群传递,探究不良宫内环境,母婴传递对子代菌群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1.建立跨代C57BL/6J小鼠模型,7周龄(week,w)C57BL/6J雌鼠120只,雄鼠40
目的了解锦州地区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情况,分析影响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各风险指标对脂肪肝的预测价值,构建脂肪肝评分,为早期筛检脂肪肝高危人群和进一步防治脂肪肝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和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9年3月~9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且行腹部超声检查的受检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搜集其相关医学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及超声影像学检测资料。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调查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小鼠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5只8-10周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BDL组)和治疗组(BDL+calcitriol组),每组15只。使用2%异氟烷麻醉小鼠,并固定于手术台上,手术过程中保持体温37℃,医用酒精消毒,备皮。sham组小鼠经腹白线开腹,游离胆总管,绕胆总管穿过手术线,不结扎。
FK506结合蛋白51(FKBP51)是一种51k Da免疫亲和蛋白,属于FK506结合蛋白家族(FKBPs),以其具有可与免疫抑制因子FK506结合的能力而命名,也称FKBP5。FKBP5由三个结构域组成,包括FKBP型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ase)结构域(称为FK1)、FKBP样结构域(FK2)、三个肽重复结构域(TPR)。由于其分子结构,FKBP5是多种蛋白质的分子伴侣。迄今为止,FK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援鄂护士心理危机的发生情况,探讨战友模式联合正念认知疗法(MBCT)的心理干预对援鄂护士心理危机的影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救援护士的心理危机预防与疏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试验中的类实验研究,从辽宁省锦州市3家驰援武汉的医院中方便选取于2020年4月返锦并结束隔离期的援鄂护士60人,对其进行为期八周的战友模式联合正念认知疗法的心理干预。按照自身前后对照试验的研究方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是否下调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中小窝蛋白1(Caveolin-1)的表达,通过实验检测HSF细胞增殖,凋亡的情况,明确Caveolin-1蛋白含量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亡的关系。在构建紫外线(UVA)致HSF细胞损伤模型,更进一步探究siRNA靶向抑制Caveolin-1
目的探究6个月或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疗程对高出血风险(high bleeding risk,HBR)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I LOVE IT2研究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牵头并设计实施的一项前瞻性、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在全国32家研究中心共计纳入2737例患者。本研究为I LOVE IT 2研究4年临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生物个体的发育和成年个体稳态的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但EGFR基因在体内是如何表达和降解的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和质谱(MS)检测发现EGFR与指环蛋白31(RNF31)相互作用,但关于二者间存在的调控关系的生物学报道还没有,本论文旨在探究RNF31对EGFR调控的机制。方法用带HA抗性的磁珠沉淀过表达的EGFR/HA蛋白样品,对沉淀的蛋白样品进
目的探究鞘内注射托烷司琼(Tropisetron,Tro)通过激活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 ACh R)对神经损伤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SPF级的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180-220g,由湖北医药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随机数值表法将鞘内置管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