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多项研究已经证实,当大脑半球神经纤维出现损伤后,在黑质、丘脑等多部位可以出现跨突触神经元变性改变;但皮质脊髓束损伤后,脊髓下运动神经元是否同样存在跨突触变性,目前仍存在争议。多项临床研究均发现,在脑梗塞后,患侧肢体存在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改变,提示运动系统存在跨突触变性导致的脊髓前角神经元损伤。然而在动物或人体尸检的脊髓病理研究中,并未找到明确病理改变的证据。对继发于脑梗塞的脊髓前角神经元病变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脑梗塞后肢体瘫痪、肌萎缩的机制,对患者后续肢体功能康复有一定指导作用。目的:(1)采用SD大鼠卒中模型,明确卒中后不同时间瘫痪侧神经电生理改变的特点;(2)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卒中后大鼠脊髓前角细胞病理变化特点,明确跨突触变性是否存在;(3)明确卒中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下运动神经元电生理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初步探索卒中后运动系统跨突触变性的发生机制。方法:将实验对象分组为对照组、手术24小时组、手术7天组、手术14天组,在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7天、术后14天,分别进行双侧下肢胫后肌群的运动神经传导、针电极肌电图和运动单位数目估计等电生理检查,并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完成电生理检测后留取腰骶段脊髓标本,通过Bax、Bcl-2、NeuN染色显示不同时间神经元凋亡和变性改变情况,GFAP染色显示不同时间星形胶质细胞变化情况。分析双侧肢体电生理变化特点,以及脊髓病理学改变的特点。结果:(1)在大鼠卒中后,患侧肢体肌电图发现异常自发电位占14。6%;其中mNSS≥7分组的出现率为30%(6/20),mNSS<7分组的出现率为6.3%(1/16)。(2)脑梗塞后,将患侧CMAP波幅与健侧CMAP波幅对比,发现在24小时(61.75±10.38vs65.86±8.87mV,P<0.05)和7天(60.60±8.14vs66.83±9.74mV,P<0.05)患侧均明显低于健侧。(3)在卒中后7天时,患侧MUNE明显低于健侧(381±83.0vs441±89.7,P<0.05)。(4)脊髓病理研究显示,术后14天的脊髓前角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5.1±1.29vs7.3±1.75,P<0.05);促凋亡蛋白Bax、抗凋亡蛋白Bcl-2在术后24小时出现高表达,之后表达降低,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在术后24小时、7天明显增多。结论:(1)在SD大鼠卒中后,电生理检查可见异常自发电位,患侧CMAP波幅和MUNE数目较健侧下降,提示卒中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可以通过跨突触变性机制影响下运动神经元。(2)SD大鼠卒中后,病理学研究可见脊髓前角神经元存在凋亡信号上调和数目减少,也提示运动系统通过跨突触变性的存在;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炎症反应的存在,可能与跨突触变性的启动和发展有关。(3)SD大鼠卒中导致锥体束损害后,跨突触变性的发生可能与残疾程度和病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