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者们对于二语习得中的情感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界再次举起人文主义大旗,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开始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自然而然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过程的影响便不可避免地成为学者们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笔者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多个数据库,得知情感因素的研究成果可谓是数不胜数。绝大部分研究者提出情感在二语习得中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方法对学生情感所起的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所起的作用及教与学的环境对学生情感所起的作用。值得肯定的是学者们提出的一些对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的情感障碍,然而他们却忽视了第二语言的标记性对情感障碍的产生所起的重要作用。语言的标记性对情感障碍的作用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因此,本研究具有其创新性,它试图从标记理论的视角揭示第二语言自身到底在什么方面阻碍着学习者的进步,是什么让学习者没信心、感到焦虑等一系列情感障碍问题。本研究首先对学习者二语习得中的情感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同前面一些学者的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的确学习者在二语习得中具有不同程度的情感障碍,尤为明显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都感到不同程度的焦虑。再者,笔者通过让受试者描述图片来引出他们常使用的词、短语和句子,最后对问卷调查中一些典型的受试代表进行受控性访谈并用外省法让他们讲述在言语表达时所采用的策略以及为什么采用这样的策略从而揭示出在二语习得中语言的标记性到底给学习者带来怎样的情感障碍,即标记理论对情感障碍具有怎样的解释力。如,在语音层面上,根据标记理论中标记性与无标记性的划分标准中的分布准则,对比中英文共有的语音如/p/、/b/、/s/、/z/与/θ/、/(?)/、/3/这三个仅仅只在英文中出现的语音,前者可视为非标记性的,而后者被视为标记性的。正是后面这些标记性的语音项,让学习者感到困难,尤其在练习没有把握是否发音正确时,更感到忐忑不安,万分焦虑。本研究不仅聚焦解释第二语言中语音的标记现象所产生的情感障碍,而且着重用标记理论解释学习者在词汇、句法、语言文化等各个层面上的情感障碍问题,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旨在降低学习者在二语习得中的情感障碍。本研究由于样本相对较小和实验时间较短的限制,其结论难免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笔者认为本研究从标记理论的视角探索影响情感障碍的要素为研究二语习得中的情感障碍开拓了新的视野,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也希望此研究能对标记理论解释二语习得中的其它问题与现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