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上游法在强地震区尾矿库中的应用及坝体稳定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29224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土地资源的短缺、环保力度的加大,以及节约工程投资的考虑,如何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和积累的尾矿筑坝经验不断在强地震区安全高效地构建尾矿库、堆存矿山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尾矿),已成为许多位于强地震区矿山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云南省东川区汤丹片区多家选厂联合拟建大型截河型尾矿库——乌龙河尾矿库为工程背景。该尾矿库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传统的上游法堆坝难以使用,在综合考虑与分析后,对传统的上游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介于上游法和中线法之间的新的尾矿坝堆筑方式,即改良型上游法。该方法吸收了中线法中旋流分级的优点,克服了上游法坝体稳定性差以及不适用于强地震区的缺陷。  由于乌龙河尾矿库首次使用该方法,对该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必须有足够的重视。为此,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针对改良型上游法尾矿坝渗流场和静、动力稳定性进行分析与探讨,从技术层面上论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不仅可为该尾矿库的设计、施工及生产管理提供支撑,而且可为该方法在尾矿工程(特别是地震多发区)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论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①详细介绍了改良型上游法的施工工艺及其特点。  ②采用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对乌龙河尾矿坝在不同干滩面长度条件下,坝体渗流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改良型上游法堆筑的尾矿坝的渗流场分布规律与中线式和下游式尾矿坝较为相似,与传统上游法堆筑的尾矿坝有明显差异,且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  ③采用极限平衡法中的不同计算方法(瑞典圆弧法、简化Bishop法、Morgenstern-Price法和Spencer法),对乌龙河尾矿坝在正常工况、洪水工况和特殊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乌龙河尾矿库在三种工况下的安全系数(简化Bishop法)分别为1.874、1.874和1.176,均高于国家规范值,坝体稳定性好。  ④采用双曲线弹性本构模型,对乌龙河尾矿坝静力情况下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采用有限元极限平衡法对坝体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坝体变形以竖向沉降为主,竖向最大变形量为5.0m,其中基底沉降量为3.0m,坝体水平向变形较小;采用有限元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到的坝体安全系数为1.860,与传统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较为相近。  ⑤采用二维时程分析方法,以修改后的汶川地震波为输入地震波,采用等效粘弹性本构模型对尾矿坝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变形、加速度、液化情况等进行了模拟计算,并采用了有限元极限平衡法、Newmark滑动位移法分析了尾矿坝的强度稳定性和变形稳定性。结果表明:坝体内最大加速度和位移由下向上总体均呈逐渐增大的态势,最大值出现在细尾矿区的表面;坝坡面上加速度放大倍数在1.6~2.2之间,水平向和竖向最大位移最大值分别为0.47m和0.04m;坝体液化区域会随着地震震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扩大,主要区域位于细尾矿区的浅层,粗尾矿区基本不会液化;地震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坝体安全系数大于1.0,坝体累积滑移变形量为2.8m。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重要的物质基础.我们党在执政兴国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支柱和十分依靠的力量.在党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道疾病中的一种,也是多发于老年人群的一种疾病类型.目前,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以西医治疗为主,且较为多见,西医治疗疗效快速,效果较为明显,但是没有直
浅埋煤层放顶煤开采技术由于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在陕北罕见采用。陕北榆林榆阳地区的麻黄梁煤矿首次采用放顶煤开采技术,对薄基岩(25~30m)、巨厚土层(140m)地质条件下9m厚的浅埋
随着煤炭的采出,围岩将会产生变形和破坏,受采动的岩体必然会导致地表的破坏,最常见的如地表沉陷。长期以来,采矿工作者对采动岩体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靠近工作面的下部岩体活
外真空杜瓦是ITER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功能是提供真空环境,避免过多的热载荷传递到磁体系统和冷屏等结构;提供上中下三种真空室窗口;为磁体馈线、冷却管、仪器线路和低温泵系统
通风矿图是最重要的井下通风系统仿真手段。伴随着CAD软件在煤矿行业的不断推广,通风矿图也逐步摆脱了纯手工绘制的局面。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制图的时间成本,本文设计并实现
在自然界中,两栖环境充满了不可测因素,是典型的非结构化环境,机器人在两栖环境中作业时往往不仅要面对陆地上高低不平的岩石和松软的沙砾,还要面对水下的暗流或浮游生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