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感觉通道对应是一种人们倾向于将某一感觉通道的特征与另一感觉通道的特征相互匹配的心理现象。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开始关注跨感觉通道对应在营销中的应用,他们认为利用跨感觉通道对应关系能够诱发消费者对产品产生特定的感觉预期。但是由于跨感觉通道对应的心理过程与感觉预期诱发的心理过程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跨感觉通道对应是双向的,它强调两种感觉特征之间的匹配关系,而感觉预期的诱发过程则是单向的,它强调通过一种感觉刺激去诱发另一种特定的感觉预期。因此,有必要通过实证的方法去检验利用跨感觉通道对应是否真的能够诱发消费者对产品产生特定的感觉预期。本研究旨在以一种已为西方研究者所验证的形状——味觉对应(棱角形—碳酸感,圆润形—柔和口感)为代表,探索在饮品包装设计中利用特定的形状元素是否能够诱发消费者对产品本身产生特定的味觉预期。本研究的成果一方面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设计领域,另一方面可以为跨感觉通道对应在营销中的应用模型提供证据支持,增强其科学性,而这也正是未来开展更深层次研究的基础。虽然诸多实验已经证实了棱角形—碳酸感/圆润形—柔和口感对应的存在,但是由于特定的跨感觉通道对应的形成机制不尽相同,有些可能是先天形成,有些则可能受特殊文化背景的影响,且前人所做的相关研究均是以西方被试为实验对象,因此有必要在中国这一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以中国人为实验对象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本土化检验,而这也正是研究一的目的所在。在明确这种特定的形状——味觉对应关系是否也存在于中国人群体之后,研究二将利用词语联想法探索在饮品包装设计中利用形状象征是否能够在外显层面诱发消费者产生相应的味觉预期,研究三则采用内隐联想测验间接地探索是否形状象征对消费者味觉预期的诱发作用稳定地发生在内隐层面。经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被试倾向于将棱角形与碳酸感相匹配,将圆润形与柔和口感相匹配。研究二发现:(1)在词语联想任务中,被试报告频率最高的词语主要是与饮品的味觉体验相关的目标词,且这些词语的报告频率在棱角形包装和圆润形包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2)报告出目标词语的被试数量并未显著多于没有报告出目标词语的被试数量;(3)在饮品类型预测任务中大多数被试都能够准确地预测出具有与特定形状相对应的味觉属性的饮品。研究三发现:被试对棱角形包装或碳酸饮料/圆润形包装或果汁饮料分类任务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对圆润形包装或碳酸饮料/棱角形包装或果汁饮料分类任务的反应时。综合研究一至三得到以下结论:(1)棱角形——碳酸感/圆润形——柔和口感这一特定的形状——味觉对应同样适用于中国人群体;(2)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利用棱角形——碳酸感/圆润形——柔和口感这一特定的形状——味觉对应的确能够诱发消费者产生相应的味觉预期;(3)棱角形/圆润形对碳酸感/柔和口感的预期诱发作用更加稳定地发生在内隐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