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通过在棉花花铃期设定不同持续时间的土壤干旱处理,研究花铃期土壤不同持续干旱处理的棉花成铃、干物质的生产与运载对产量的调控效应以及生理响应。试验于2005年4月-2006年11月在南京农业大学进行,以南抗7号为材料,于初花期(7/8)开始土壤水分控制,至有效铃终止期(9/15)恢复正常。设立六个水平:以土壤相对持水量70%-75%(CK)为对照、土壤相对持水量50%~55%的持续干旱(W5)和土壤相对持水量50%~55%持续10天(W1)、20天(W2)、30天(W3)再恢复70%-75%和维持土壤相对持水量50%-55%持续20天并喷施FA(W4)再恢复70%-75%土壤不同持续干旱处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铃期土壤不同持续干旱处理影响棉花籽棉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开花后土壤相对持水量维持50%~55%持续时间20d以上继续干旱或以复水灌溉解除干旱胁迫处理,其干旱效应均会延续至花后50d而严重制约花铃期的总干物质积累强度,干物质积累优势趋向产量器官,但籽棉产量潜载势降低,致使棉株体各部位成铃数下降13.71%-24.05%、平均单铃重下降4.03%-6.49%,籽棉产量减产均达极显著水平,通经分析显示减产通经系数单株铃数大于铃重。开花后持续干旱胁迫时间20d、30d以灌溉解除干旱胁迫,在复水后10d显示棉株总干物质积累强度一定程度恢复,产量器官籽棉产量潜载势增长,实现中部外围和上部内围铃数和铃重高于继续干旱处理而显示产量补偿,但仍较对照减产。开花后土壤持续干旱胁迫时间10d处理后解除干旱胁迫,较对照抑制了花铃期的总干物质积累强度并降低了下部内围成铃数,但有利形成盛花结铃阶段的产量器官干物质积累优势和中上部产品器官的产量增载潜力,单株成铃数增加2.83%,全株平均单铃重提高0.45%,最终显示比对照非显著水平增产。干旱效应显示极显著提高下部内外围棉铃衣分,中部内围果节铃衣分随土壤持续干旱时间的延续呈加重降低趋势。干旱胁迫20d期间喷施FA能够减轻棉花的胁迫减产效应,显示较未喷施处理显著增加下部外围和中上部内围结铃数和铃重作用,收到极显著增产效果,但产量低于对照和W1处理。2.花铃期土壤不同持续干旱处理影响棉花产量形成的群体结构开花后土壤相对持水量50%~55%持续干旱处理,单株现蕾强度增长缓慢,蕾铃脱落比例较大,最终成铃数低于对照;而花后持续干旱胁迫时间20d、30d及以上时间的干旱处理,表现单株现蕾强度增长缓慢、蕾铃脱落比例较大、成铃强度降低的干旱胁迫效应,干旱胁迫解除后,单株成铃强度以及现蕾强度会增大,但其补偿效应不足以弥补干旱造成的减产,使得最终产量低于对照;喷施FA可显著的增加结铃数和减少蕾铃脱落作用。土壤干旱持续10d的处理,在10d复水前后脱落增加,但以后现蕾强度增长加快,成铃强度强度出现增大趋势,补偿效应超过了干旱胁迫导致的蕾铃脱落损失,显示最终产量略高于对照。3.棉株体对花铃期土壤不同持续干旱处理的生理响应开花后维持土榭目对持水量50%~55%的持续干旱处理,表现功能叶和棉铃对位果枝叶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气孔导度变小、蒸腾速率下降、胞间CO2浓度降低、表观量子利用效率降低、光饱和点下降、光补偿点上升,棉株光合生产能力下降、叶片呼吸强度增强,营养物质消耗较快;土壤持续干旱处理细胞膜透性变大,脯氨酸积累多,叶片水势高,叶片含水量低。阶段持续干旱后以复水解除胁迫处理,干旱胁迫期间表现与持续干旱一致的生理响应;干旱持续10d处理胁迫解除后,很快恢复接近对照水平;较长时间干旱胁迫处理胁迫解除后恢复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