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甲基斑蝥素是斑蝥素的衍生物,其不仅具有较强的体外抗增殖活性及较显著的蛋白磷酸酯酶(PP1和PP2A)抑制活性,而且大大降低了斑螯素对泌尿系统刺激性等毒性。因此,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多种新颖的去甲基斑蝥酸根和吡啶衍生物或苯并噻唑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了其与生物大分子DN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得出配合物分子与DNA和BSA的作用模式及作用强度;同时,测试了配合物的体外抗增殖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溶液法合成了四种去甲基斑蝥酸根合过渡金属与2-氨基吡啶(apy)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其组成为:(Hapy)2[M(DCA)2]·6H2O (M=Mn(Ⅱ)(1), Co(Ⅱ)(2), Ni(Ⅱ)(3), Cu(Ⅱ)(4); DCA=去甲基斑蝥酸根;Hapy=质子化的2-氨基吡啶);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测定,其均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测试了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模式;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与BSA的作用能力;同时,采用MTT法测试了配合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胃癌细胞(MGC80-3)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均能与DNA通过部分插入模式发生中等强度的相互作用,配合物4具有最强的DNA键合能力;配合物均能通过与BSA形成复合物而猝灭BSA荧光(即静态猝灭),与BSA的结合能力配合物3强于其他配合物;四种配合物对两种受试癌细胞的抑制能力均强于配体Na2(DCA),配合物4具有最强的肝癌抑制活性,而配合物3则具有最强的胃癌抑制活性。2、合成了五种结构新颖的去甲基斑蝥酸根(DCA)与2,2,-联吡啶(bipy)合过渡金属配合物[Mn2(DCA)2(bipy)2]·5H2O (5),[Co(DCA)(bipy)(H2O)](6),[Ni2(DCA)2(bipy)2(H2O)]·10H2O (7),[Zn2(DCA)2(bipy)2(H2O)]·10H2O (8)和[Cd2(DCA)2(bipy)2(H2O)2](9);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确定了各配合物的晶系和空间群。通过紫外光谱法、粘度法和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同时,测试了配合物5-8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胃癌细胞(MGC80-3)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以部分插入模式与DNA发生作用,配合物6与DNA的键合强度大于其它配合物;配合物6和7均能通过氧化还原机理切割pBR322质粒DNA;五种配合物均以静态猝灭模式猝灭BSA荧光,配合物6具有最强的与BSA结合的能力,BSA中色氨酸残基周围的疏水环境被改变。同时,配合物5,7和8对两种受试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均不同程度的强于配体Na2(DCA)。配合物8具有最强的抗肝癌活性,而配合物5和8具有最强的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能力。3、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四种去甲斑蝥酸根(DCA)合过渡金属与2-氨基苯并噻唑(abtz)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确定它们的组成为:(Habtz)2[M(DCA)2]·6H2O(M=Ni(Ⅱ)(10),Cu(Ⅱ)(11),Zn(Ⅱ)(12), Cd(II)(13);Habtz=质子化的2-氨基苯并噻唑);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配合物均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通过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粘度法和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同时,测试了配合物10-12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胃癌细胞(MGC80-3)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以部分插入模式与DNA发生作用,配合物11具有最强的DNA键合能力;配合物11能通过自由基机理切割pBR322质粒DNA;配合物均以静态猝灭模式猝灭BSA荧光,配合物10具有最强的与BSA结合的能力,BSA中色氨酸残基周围的疏水环境被改变。同时,配合物10-12对两种受试癌细胞的抑制能力均强于配体Na2(DCA),配合物12具有最强的肝癌抑制活性,而配合物11则具有最强的胃癌抑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