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白叶枯病(Rice Bacter iaI BIight,BB)和稻瘟病(Rice BIast)广泛分布于水稻栽培区,是水稻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利用具有广谱抗性的抗源和抗性基因进行抗病育种是当前控制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关键措施。编号386的品种是含有广谱抗稻白叶枯病Xa23:基因的材料.编号105的品种是含有南方主要抗稻瘟病Pi1、Pi2基因的材料。
应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206对已转入Xa23基因的三个组合(384×386)、(385×386)和(387×386)的BC<,2>、BG<,3>群体以及其F<,4>群体进行分子检测。成功筛选出具有RM206标记片段的植株,为改良稻白叶枯病抗性育种提供了原始材料。
105号品种分别与具有优良性状的待改良材料582和84号杂交F<,1>,自交F<,2>、F<,3>;并利用582作轮回亲本获得Bc<,l>群体。选用与Pi1连锁的SSR标记RM144,与Pi2紧密连锁的SSR标记SRM24对分离群体进行跟踪选择。分别在各分离群体中检测到同时含有两个标记的基因聚合植株,丰富了水稻抗稻瘟病材料。
采集广西区南部地区的下雷和玉林的稻瘟病病菌,对编号为47、105、106的三个水稻材料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47号和105号品种对广西区南部的部分稻瘟病病菌具有一定的抗性,但抗性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