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衍生品交易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的金融交易方式,其在帮助投资者规避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尤以利率互换交易的增长最为引人注目。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近年来,利率互换交易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始终占据50%以上的份额。在国内,利率互换交易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其成交规模与基础交易工具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国际上利率互换的显赫地位相比更是无法同日而语。因此,国内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深入研究利率互换的交易机制、功能、定价方法和风险管理方法等,对于国内利率互换交易的活跃开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以起步中的国内银行间市场利率互换交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利率互换现状和问题的把握和研究,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建议。文章共有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介绍了利率互换的定义、现金流结构及其功能。其中,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是双方订立的、在一定时间后进行的支付协定,所支付的金额依据一定的利率和一定量的本金来计算。在典型的利率互换中,一方依据浮动利率指数计算支付的金额,而另一方则依据固定利率或是另一种浮动利率指数确定支付的金额。利率互换的功能主要有发挥融资的比较优势、降低融资成本、管理利率风险、增加盈利模式和发现利率等。在第二章里,文章从文献发展的角度,对利率互换的经济学原理、定价原理和互换利差的实证研究做一些介绍。通过对国内外利率互换定价理论的回顾和梳理,介绍了互换定价思想的发展脉络:包括无风险定价理论,单方违约风险定价理论,双向违约风险定价理论,以及国内学术界对定价理论的贡献。在第三章里,文章采集了大量的数据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内互换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回顾,全面展现国内利率互换的发展面貌。一是分品种介绍了各基准利率互换的实际运行情况,并对其出现的背景和活跃状况进行了解释;二是对国内利率互换价格与金融债收益率的利差进行了总结;三是对国内利率互换曲线的变动特征进行了描述;四是对各品种利率互换之基准的生成合理性进行了探讨。在第四章里,根据目前国内利率互换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情,文章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推导定价理论中相关的定价模型,结合实际成交数据,对国内互换定价的依据进行了探讨和解释。包括:从一个方面探讨了国内互换定价对双边信用风险调整定价原理的反映程度,研究发现,双边信用风险调整的定价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互换价格的性质。双边信用风险调整法,仍不失为解释互换定价方法的一种良好选择。从另一个方面,通过对远期协议法的变形和推导,揭示互换定价也可作为远期利率判断,或中长期融资利率判断的另一种用途,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利率互换曲线是国内利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五章里,文章在前面结论的基础上,从完善互换定价的组成要素出发,从两个层面对相关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进一步加强国内信用体系建设,活跃国内中长期融资交易,完善Shibor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参与机构要加强利率互换信用风险控制机制,以及细化利率互换的会计计量规则等。在第六章,文章对全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局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利率互换的定价依据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利率互换定价有可能从单纯判断融资利率回归到反映双边信用差异的定价模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