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部分野生鸟类寄生绦虫与线虫的虫种鉴定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baobe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上海市花鸟市场野生鸟的寄生虫感染情况,本文对2012年~2014年检获的11种野生鸟的117条绦虫和9种野生鸟的19条线虫进行了种类鉴定。  经形态学观察和测量,可鉴定出自15只野生鸟肠道的57条绦虫为7个种,其中3种确定到种、4种确定到属,隶属于3科4属,分别是副子宫科无钩带属的球形无钩带绦虫Anonchotaenia globata Linstow,1879(1条)、黄鹂无钩带绦虫Anonchotaenia orionlina Cholodkowsky,1906(1条)、副子宫科无钩带属的2个未定种(分别为11条、3条)、副子宫科副子宫属的1个未定种(2条)、膜壳科膜壳属的1个未定种(5条)、戴文科瑞列属的脆弱瑞列绦虫 Raillietina fragilis Meggitt,1931(34条)。此次虫种鉴定是野生鸟类寄生绦虫种类在上海的首次报道。本文对鉴定出的7种绦虫分别进行形态描述:  1.球形无钩带绦虫(Anonchotaenia globata Linstow,1879)  2.无钩带绦虫未定种1(Anonchotaenia sp.1)  3.无钩带绦虫未定种2(Anonchotaenia sp.2)  4.黄鹂无钩带绦虫(Anonchotaenia orionlina Cholodkowsky,1906)  5.副子宫属未定种1(Paruterina sp.1)  6.脆弱瑞列绦虫(Raillietina fragilis Meggitt,1931)  7.膜壳属未定种1(Hymenolepis sp.1)  另外,本研究采用分子学方法对所检获的绦虫进行种类鉴定。通过测定绦虫的18S、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1, cox1)部分基因序列,分别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两种序列所建的两种进化树反映结果基本一致,也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基本相吻合。  本次也对收集的线虫进行了形态观察与测量。可将10只鸟体内的13条线虫分为4种,隶属3目3科3属,分别是丝虫目双三齿线虫科双三齿线虫属的诺氏双三齿线虫Diplotriaena nochti Hoeppli&Hsu,1929(6条)、圆滑双三齿线虫Diplotriaena leiperi Anderson,1959(2条)、尖尾目异刺科同刺属的1个未定种(4条)、旋尾目华首科重咽饰带属的1个未定种(1条)。所鉴定出鸟类线虫虫种均为上海首次报道。本文对鉴定出的4种线虫进行形态描述:  1、诺氏双三齿线虫(Diplotriaena nochti Hoeppli&Hsu,1929)  2、圆滑双三齿线虫(Diplotriaena leiperi Anderson,1959)  3、同刺属未定种(Ganguleterakis sp)  4、饰带属未定种(Cordonema sp)  本文最后整理了中国野生鸟类绦虫种类与地理分布。共计收录从我国野生鸟类检出的绦虫177种(包括3个未定种),隶属于2目10科60属,其中圆叶目绦虫9科57属173种,假叶目绦虫1科3属4种,为全面掌握我国野生鸟类寄生绦虫的种类与分布状况提供了基础资料。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矿物资源的日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可作替代能源的生物柴油以其可再生性和环保性等优点而广受重视。并且在经济驱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生物柴油得到了迅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