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员(会)制是代议制民主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和组织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国家治理、政治组织,以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的管理实践之中。这一制度形式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它较好地解决了民主的具体实现形式问题。政党也是随着代议制民主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政治组织,在政党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委员会制成为大多数政党的组织形式。工人阶级政党基于其阶级本质和内在特点,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组织形式上基本上都采用了委员会形式,称为党委制。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委制建设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客观环境下,党委制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方式体现出不同特点。尤其是执政后,中国共产党是整个国家的领导核心,这是中国政治体制设计的根本支点。作为党的领导体制的核心和关键,党委制无疑成为中国政治体制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作状况既直接反映出党内民主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整个政治体系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这样的基点之上来研究党委制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机制,对于进一步拓展党内民主的发展空间,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做到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实践的需要,基于中央、地方和基层不同层次党组织的特点,在研究中选择地方党委这样一个层面作为研究对象,既可以从基层的创新实践中获取启示和依据,进而更好的指导基层的实践;又可以为中央层面的改革提供经验和思路,既能维护国家政治体系的相对稳定,也符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式路径取向。围绕上述主题,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第一,在引言部分,提出了选题的意义,概述了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的研究现状,归纳出几种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并分析了研究中的不足。第二,在第一章中,主要是构建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的理论分析框架,针对当前学术研究中的不足,在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剖析委员会制这一制度形态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形成和嬗变过程,从政治学角度归纳这种制度设计的核心价值和运作规律;介绍了委员会制在现代政党组织活动中的具体状况;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党委制的主要观点及其在工人阶级政党活动中的基本实践,在此基础上,界定中国共产党党委制的概念,并从中国政治体制架构的实际出发,阐释了党委制的多层内涵。第三,在第二章中,以上述理论分析为依据,借鉴现代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从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和内部结构三个维度,构建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组织形态的主体框架,分析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运行中需要正确把握的重要关系;并以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为制度依据,归纳其基本功能。第四,论文的第三章主要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的沿革历程,梳理其发展脉络,分析领导革命、执掌国家政权的不同条件下,党委制在组织形态和运作机制上的内在变化和外在表现;并以战争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分析地方党委制发展的历史逻辑,得出一些深刻的经验启示。第五,在第四章中,结合党的十七大前后地方党委领导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实践,对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运行的现实状况进行评析,剖析地方党委制在体制架构、制度建设及运作机制等方面,尤其是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改革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寻找合理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第六,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运行状况的评析,在论文的第五章中,提出以体制与机制改革为基本路径,以理顺权力配置关系为主线,以规范权力的纵向、横向、内部配置为重点,以完善权力运行机制为保障的基本思路,并结合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尝试性地提供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第七,在结束语部分,从面向未来的角度,归纳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的几个基本发展趋向,试图为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一种前瞻性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