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書傳補商》《書傳疑纂》是戴鈞衡《尚書》學的代表作品,深受同時及後來學者的重視。戴鈞衡在解經方法上講究“義理”的抒發,以治詩文之法治《尚書》,這不僅反映了他解經的特點,也及時的還原了當時的政治以及生活的原景,故本文以他釋讀的《尚書》為研究對象,具有以小見大的意義。同時,《書傳補商》《書傳疑纂》作為尊主、補充、駁正蔡沈《書集傳》的著作,是推動清代桐城派《尚書》學發展的中堅力量,在《尚書》學史上具有不可忽視地位。本文對《書傳補商》《書傳疑纂》進行了全面解讀,彌補了學術界對《書傳疑纂》一書研究的空白。在具體研究《書傳補商》《書傳疑纂》之前,梳理了關於戴鈞衡生平、交游以及著述的相關情況,對現代研究中仍存在的分歧之處一一進行解析;《書傳補商》《書傳疑纂》的版本問題一直是研究戴鈞衡《尚書》學的重要論題。關於二書的初刻時間、刊刻地點、流傳情況等,從清末開始就廣受關注,並在各個階段呈現不同的研究結論,本論文對此進行了詳實的論述,以期達到正本清流的目的;本文充分對戴鈞衡的《尚書》學思想進行了深入探究,從他承認古文二十五篇的價值,到對漢學、宋學的看法,得知戴鈞衡的《尚書》學思想脈絡與其創作的真實目的與意羲。本文共分為兩編,上編為對《書傳補商》《書傳疑纂》相關研究,下編為《書傳補商》的標點整理,因《書傳疑纂》內容多尊主《蔡傳》,闡釋個人觀點極少,故本文將《疑纂》中重要的內容附於論文中進行解讀與分析。上編分為五章:第一部分總論戴鈞衡的生平與著述;第二部分探究《書傳補商》《書傳疑纂》二書的版本源流與體例。分別對二書進行版本梳理以及體例方面的比較;第三部分為對二書內容的具體分析,研究其是如何尊主蔡沈《書集傳》,對其補充駁正,考稽眾說,詮釋《尚書》,並將《書傳疑纂》和《書傳補商》結合起來使內容趨於完善;第四部分從《書傳補商》《書傳疑纂》中考察戴鈞衡的學術思想,評價其《尚書》研究的貢獻與影響;下編為對《書傳補商》全文共計十三萬余字的標點整理。《書傳疑纂》為《書傳補商》的“補充”之書,其思想一脈相承又有所差異,若想對戴鈞衡《尚書》學思想進行深入的研究,必須結合《書傳補商》與《書傳疑纂》兩部書,方可探求其《尚書》學思想全貌。《書傳補商》《書傳疑纂》未有專人整理,且《書傳疑纂》在流傳過程中散佚嚴重,現藏於上海復旦大學。因此本論文在標點整理《書傳補商》的基礎上,結合《書傳疑纂》的內容,全面探討戴鈞衡《尚書》研究的内容、特點及其貢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