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发行成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股权融资成本,是发行上市各方参与者(发行公司、承销商和投资者)博弈的结果,事关企业的融资效率,更是衡量新股定价效率与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中国IPO市场在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发行方式先后主要经历了购买认购证、储蓄挂钩和全额预缴、上网定价、网上询价、二级市场配售以及配售和网上定价相结合六种方式,在各种发行方式下,IPO的发行成本如何?中国股票市场长期形成的卖方市场格局使得绝大多数发行者采用包销的承销方式,包销相对于承销的效率又怎样?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然而,以往的研究绝大部分都只对IPO抑价现象进行了分析,少有从发行方式和承销方式的角度来对直接发行成本和间接发行成本进行分析。为此,本文基于1996年1月至2008年8月之间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数据,通过设立发行费率与发行效率指标,结合调整后的抑价率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工具,对不同发行方式、承销方式下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直接发行成本(发行费用)、间接发行成本(抑价水平)和发行效率进行实证检验与理论分析,希望对中国IPO体制方面的改革以及发行公司股票发行方式、承销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市场配售方式增加了直接发行成本,但又较大程度地降低了IPO的抑价率,总的提高了发行效率;配售与上网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加了IPO的抑价率,同时还降低了公司股票发行效率;另外,包销方式下的新股发行费用大于代销方式,代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股票发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