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日语名词短语,一直以来有众多著名的学者进行了各个角度的研究,其中围绕“N1の2”名词短语中“の的脱落,更是诸多著名学者进行了深入,连续的探讨,如铃木康之(1978-1979),影山太郎(1993),小林英树(2004),高桥叶子(2006)等等。纵观先行研究的共同之处,都是聚焦于N2为汉语动名词词干,即サ变动词词干的语例,并从项构造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了不同动词类别下的脱落基准。本文首先将对此问题进行重新探讨,检验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构造关系上的“の”的脱落规则给出一个统一的理论概括。其次,本文将把研究对象设定为所有名词短语,从语义的角度再次探讨“の”脱落的一般规律。最后,对“名词叙述性”与“の”的脱落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预测。本稿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总结前人研究,明确本稿研究的动机,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和关联理论。其次,对语义关系上的“の”的脱落规则进行总体考察,得出一般性的脱落倾向。接下来,从语义分类中抽出N2为动名词的语例进行集中探讨,对构造关系上的“の”的脱落规则进行总体的考察,用统一的理论对其进行解释。最后,将前人对“名词短语叙述性”的研究,引入“の”的脱落的研究中,考察这种“外项复合”是否成为先行研究的反例,并预测“叙述性”与“の”的脱落两者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本稿的考察,得出以下结论。①从语义关系上看,“の”脱落遵循N1于N2语义上的亲疏关系,即语义距离原则,语义关系越近,则“の”脱落的容许度越高,反之越低,通过研究同时发现,最为原型的表属性关系的“の”最容易脱落,而表最原型所属关系的“の”最不容易脱落。并且随着“の”所表示的语义关系在“所属”和“属性”两种关系间移动,“の”脱落的容许度也随之发生规律性的变化。②在整个句子的背景下,“の”的脱落遵循一个统语距离原则,N1于N2统语上的距离越近,则“の”脱落的容许度越高,反之越低;③综合名词短语的叙述性,在有第三名词介入的情况下,或者说,N1N2通过脱落“の”构成的复合名词,来修饰第三个名词N3时,外项复合有可能实现;名词的此种叙述性与多层构造中的“の”的脱落将会有着一定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