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科普教育课程建设与现状分析 ——以华南植物园为例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j82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普教育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了解、认识和关注。植物园蕴含着丰富的科普教育课程资源,是实施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在科普教育课程开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近现代科学普及事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科普教育是植物园的三大主要职能之一,是链接科研与公众的重要媒介、链接自然与人的重要桥梁。而教育课程是植物园开展科普教育的主要形式和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华南植物园科普教育课程开展的调查分析,并与三所国外著名植物园——牛津大学植物园、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的教育课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植物园科普教育课程建设的方案,结果如下:1、华南植物园科普教育课程以自然探索为导向,以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和提高科学兴趣为目的,构建富有植物园特色的教育课程体系。策划了四季植物观赏系列、体验科学系列自然观察活动、“琪林科普”品牌课程。现已开发了压花艺术系列、植物学系列、自然课堂系列、自然观察系列、博物学系列等5个系列的科普教育课程。课程受众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形成体系,课程方案完整,并尝试进行教育效果评估。华南植物园科普教育,结合自然探索、科学研究影视作品展播,已具备一定的科普成效。2、与三所国外著名植物园的科普教育课程开展相比,华南植物园科普教育课程开展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课程覆盖面不足,尚未开发针对全年龄段、不同的教育时间段、线上线下、长期短期、不同深度的丰富课程内容;二是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够丰富和完整。由浅入深的中长期的系统性的教育课程,针对老年人、障碍人士等特殊人群的教育课程,专业类的职业性培训这三类还不够丰富完善。三是尚未建立科学的效果评估体系,使教育课程的设计研发与实施反馈相呼应,相促进。现行的教育课程评估体系对于调整、修改、完善、提升植物园的科普教育课程效果不明显。3、基于上述分析比较得出的相关问题,本文提出改进建议。在教育课程开展中,应关注群体差异化需求,梳理科普教育课程设计原则,丰富科普教育内容,注重科普教育课程形式创新。同时,应立足华南植物园本地特色资源,完善课程教育体系;更新并优化现有课程教育方案,建立并完善教育课程反馈评估体系。4、以华南植物园科普教育课程建设分析研究为基础,提出的一系列改进提升措施,也对中国植物园教育课程建议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借鉴和参考价值。有助于充分挖掘并发挥各个植物园在科普教育功能方面的巨大潜力,提升植物园科普教育课程质量,显著改进科普活动课程的教育效果,扩大科普教育影响力,以满足公众对科普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中国植物园科普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生态景观林作为生态公益林的一种特殊形式得到了地区政府和园林、林业行业的关注。生态景观林不仅可有效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还能发挥良好的景观游憩功能。目前广东省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实践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作为一项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工程体量大的生态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先行先试种植的大量树种,其适宜性和实践成效仍有待进一步的评价和检验。通过造景工程区的复查调研,从而构建针对生
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实际用于粮食生产的土地面积严重不足,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条件。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入体系和方法,确保将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较好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入粮食生产功能区,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对于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和要素组合,促进粮食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以江门市新会区粮食生
耕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关键资源,而耕地保护及其合理利用是缓解人地矛盾、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耕地资源保护问题,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产能和改善农田生态的新举措。作为中国典型的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践过程中存在项目安排上存在“平均主义”和“短期效益”的实际问题。开展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后评价,摸清区域内高标准农田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延伸,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高速公路建设的加速发展,高速公路网络逐渐完善。而大部分新建高速公路设计选线铺向低山丘陵地区,边坡综合防护则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边坡综合防护是将生态修复工作、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与水土保持基础防护工作相结合,以形成高速公路土质边坡综合防护工作的主要思路。该项工作需应用在实际的高速公路设计、建设以及养护过程中,综合考虑高速公路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乡边界无序蔓延、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在此情况下,深圳市于2005年首先提出了生态控制线规划编制与管理概念,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底线,然后根据不同管制目标要求划定相应的规划控制区,作为规划建设、项目管理的依据。从规划类型来看,生态控制线属于生态规划范畴,同时也是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而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划类型。从编制情况来看,该规划通过深圳、东莞、广州等城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