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面传球技术动作结构可分为传球前的准备姿势、移动取位、击球点、传球手型和协调用力这五个技术环节。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正面传球技术教学中,一般学生总认为正面传球技术只是单纯的一个手指过程。所以当来球接近时,总会不自觉的用手指去搓球、去扒球或者是捅球。由于传球手型的不规范,还非常容易造成手指的损伤,同时让学生对练习产生畏惧惧怕的心理,在不经意之间形成条件反射,从而破坏传球技术动作以至变形,严重影响传球的质量。学生在刚开始练习时,每个技术动作环节都是彼此孤立的,强调了传球的击球点位置,又忽略了传球手型。掌握了击球点和传球手型,但又因为脚下移动不到位,破坏了击球点位置,影响了正确的传球手型。学生要想掌握正确的传球技术要点,就必须经过多次的练习,将这些彼此孤立的技术动作联合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突破和抓住教学重、难点部分,是排球课堂教学所需要探索研究的。为了探索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教学效果,验证控制教学法在排球正面传球技术教学中的教学影响,丰富排球正面传球技术的教学理论与手段,本文根据排球正面传球技术的动作结构、动作难点、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分别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运用控制教学法,对排球正面传球技术五个关键环节进行教学控制,通过简单教具的干预以及控制性练习方法的设计,让学生在练习初期,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将每个技术动作环节都控制在正确范围内,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明确技术动作要领,练习中注意力保持集中,肌肉也适当的放松,使肌肉传入的冲动尽快向运动点集中,形成肌肉记忆,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减少错误动作的出现,加速条件反射的分化过程,从而较快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西南石油大学2015级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的40名男同学为实验对象,实验组20人采用控制教学法,对照组20人采用常规教学法。通过对实验前后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排球正面传球技术的教学实验,实验组运用了控制教学法,从实验后技术考核的技评和达标成绩来看,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成绩明显要高于对照组。说明在普通高校排球普修课正面传球技术教学中,采用控制教学法是切实可行的。2、通过实验数据表明,控制教学法提高了排球正面传球技术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正面传球技术的移动取位、击球点、传球手型和技术达标成绩上具有明显的效果。在正面传球技术准备姿势和协调用力两个技术环节上,效果不明显,虽然实验组成绩略高于对照组成绩,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在排球正面传球技术教学初期的泛化阶段采用控制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明确技术动作要点,领会动作概念,理解动作结构,减少错误动作的出现,增加本体的感觉,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这对于初学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正确的正面传球技术动作动力定型,效果是明显的。4、在排球正面传球技术教学巩固与提高阶段采用控制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传球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提高控球能力。5、在排球正面传球技术教学中采用控制教学法,更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