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线态氧(1O2)是光动力学治疗中杀死癌细胞的主要化学氧化试剂,目前1O2的检测方法很多,但灵敏度低,无法实时监控。因此急需开发灵敏度高、实时监测1O2的方法,用于评价不同光敏剂光动力学治疗(PDT)的效果。目前常用的聚集诱导发光表面活性剂(TPE-SDS)具有可延长1O2寿命,缩短能量给体和受体间距离,提高能量转移效率等优点,常用于化学传感与检测等领域。然而,TPE-SDS低溶解度、生物兼容性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需要开发一类具有靶向性的荧光探针或者能降低聚集诱导发光材料毒性的药物输送载体,从而实现体内筛选光敏剂。本文基于1O2的体内、体外监控分别建立了两种体系:1)针对光敏剂治疗的效果取决于1O2的产量,建立了一种以TPE-SDS为能量接受体的化学发光探针。研究了 TPE-SDS基于化学发光能量转移原理在检测1O2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TPE-SDS在自组装成胶束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笼状的限域结构,这种限域结构赋予微乳环境延长了1O2的寿命,缩短了能量给体(1O2)和能量受体(TPE-SDS)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能量转移的效率。此外,该探针具有较好的重现性、稳定性以及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1.0-100 μM)等优点。基于此探针实时监测1O2,实现了罗丹明101、孟加拉红以及维生素B2三种光敏剂的筛选。2)针对体内1O2监测,利用水热法合成一种生物相容性好、稳定高、尺寸为5-10μm的荧光脂质体。在形成脂质体的过程中,脂溶性的C46H84NO8P原料(大豆卵磷脂)由游离态进行自组装成有序的双分子层结构,C46H84NO8P中的酯基形成烯醇式。由于脂质体中有序排列的C46H84NO8P分子间存在醇羟基形成的氢键,赋予了脂质体发射荧光的特性。此外,进一步探究了荧光脂质体对1O2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及其检测1O2机理。由于该脂质体生物兼容性好,有望实现活体内1O2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