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泰山女神碧霞元君信仰进行专题研究。民俗学的学术传统、调查研究方法是本文立论和开展研究的主要依据。同时,在本人的调查和研究中,还借鉴了心理学(特别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本文所研究的泰山女神碧霞元君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不论其形象塑造还是神性变迁皆具有悠久的演变历史。碧霞元君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民俗文化,不仅在历史上举足轻重,而且在当代社会仍不失其活力,在广大民众的生活中传承延续。因此本文的写作兼具历史和现实,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研究方法。本文共分为个七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碧霞元君信仰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等。第二部分是对原始崇拜与泰山信仰的概述,分别介绍了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观念、泰山崇拜的源起以及泰山神的人格化历程。第三部分至第六部分是对泰山神形象变异过程的总体把握,并将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原始泰山神、东岳大帝、泰山玉女和碧霞元君。第三部分是对原始泰山神阶段的概述,介绍了原始崇拜中的原母神崇拜、地母神崇拜并重点论述了原始泰山女神的原型。原始泰山神的原型是原始泰山女神,她是大地母神的象征,与碧霞元君源起密切相关的两位女神--女娲和西王母实为大地母神原型的两个分身,分别代表了“可爱的母亲”与“可怖的母亲”。最后由人们的信仰世界延伸至现实社会,原始泰山神信仰中折射出的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女性崇拜。第四部分是对男性泰山神东岳大帝的概述,重点分析了东岳大帝的来历,职司。东岳大帝是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必然产物,他是父权制社会由官方树立起的男性神灵,他的出现意味着原始社会早期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开始逐渐解体,男性取代了女性的地位,女神的地位开始陷落。然而,通过考察其身世来历及其职司并不难发现,东岳大帝信仰中折射出的生死观念实与大地母神息息相关。原始母神崇拜并没有消失,为了避免与父权制社会主流文化产生激烈的冲突,它悄悄地潜隐变形,深深地没入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第五部分探讨了由泰山玉女到碧霞元君的形象演变过程。魏晋时期,女神意象再次浮出水面,呈现于文人的游仙诗中,表现为泰山玉女这样的审美意象。宋代,泰山玉女开始由诗歌中的审美意象升华为宫祠中的神灵偶像,在民间和道教徒的大力推动下,道教女神碧霞元君开始出现。最后,碧霞元君在明代中期终于成为泰山主宰。第六部分重点探讨了碧霞元君最终成为泰山主宰的文化推动力。碧霞元君的老母形象实际由年轻貌美的泰山玉女转变而来,这一转变的发生自然与历来推崇母性的道教是分不开的。既然碧霞元君这样一位女神扬名于儒家文化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齐鲁大地,那么儒家文化在其转变过程中势必会带来一些阻力或者助力,再或者是一些更为复杂的阻力与助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的合力。儒家文化外显的社会伦理秩序提倡“男尊女卑”的观念,然而其内隐的无意识深处(不论在个人无意识层面还是集体无意识层面)却潜伏着深深的恋母情结(原型)。最后结论部分是对碧霞元君女神信仰的延伸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