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在鉴别肝细胞癌分化等级的应用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kaijie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增强CT影像组学对预测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等级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行肝部分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HCC患者242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170)和验证组(n=72),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对增强CT图像应用3D slicer软件沿肿瘤轮廓最大的层面和该层面分别向上、向下5 mm的层面勾画感兴趣区域(ROI),对ROI图像进行预处理后提取动脉期(AP)及门静脉期(VP)的影像组学特征。首先对所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后P<0.05的影像组学特征运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进行降维,筛选出对预测肝细胞癌病理分化等级最有价值的影像组学特征后,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HCC,构建基于AP、VP、AP+VP的影像组学模型,从中筛选出预测效能最佳的影像组学模型。同时筛选出对预测HCC病理分化等级最有意义的临床特征后,构建临床模型(Clinical)。然后,结合临床特征和影像组学特征构建融合模型AP+Clinical、VP+Clinical、AP+VP+Clinical,在3个融合模型中进行比较,筛选出预测效能最佳的融合模型。最后,绘制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融合模型这3种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预测病理分化等级的ROC曲线,并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甲胎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是肝细胞癌低分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临床模型,其在训练组AUC为0.673(95%CI:0.597~0.743),灵敏度:88.57%,特异度:40.00%,约登指数:0.286;在验证组AUC为0.567(95%CI:0.445~0.683),灵敏度:68.57%,特异度:51.35%,约登指数:0.199。在AP、VP、AP+VP影像组学模型中,AP+VP模型预测分化等级的效能最佳,在训练组,AP+VP模型预测分化等级的AUC为0.825(95%CI:0.760-0.879),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4.00%,约登指数为0.540;在验证组的AUC为0.748(95%CI:0.632-0.843),灵敏度为74.29%,特异度为75.68%,约登指数为0.500。在AP+Clinical、VP+Clinical、AP+VP+Clinical这3个融合模型中,AP+VP+Clinical模型预测分化等级的效能最佳,在训练组的AUC为0.837(95%CI:0.773-0.889),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69.00%,约登指数为0.547;在验证组中的AUC为0.745(95%CI:0.629-0.841),灵敏度为57.14%,特异度为86.49%,约登指数最高为0.436。最后对Clinical、AP+VP、AP+VP+Clinical这3种模型进行比较,其中AP+VP模型预测效能最佳,所构建的模型由14个与病理分化等级显著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成,模型在训练组AUC为0.825(95%CI:0.760~0.879),灵敏度:80.00%,特异度:74.00%,约登指数:0.540;在验证组AUC为0.748(95%CI:0.632~0.843),灵敏度:74.29%,特异度:75.68%,约登指数:0.500。结论:增强CT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分化等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中基于动脉期+门静脉期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肝细胞癌分化等级的预测效能最佳。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建立的模型可以无创、简便、准确地预测肝细胞癌分化等级,对指导个性化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描述免疫介导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抗郎飞结抗体的分布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N=66),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CIDP)(N=22),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变(multifocal
目的:成人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的p53、Ki-67表达及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密切相关,术前对其进行准确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PWI)在预测成人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p53、Ki-67表达及MGMT启动子甲基化
目的比较卵巢良性粘液性肿瘤和交界性粘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评估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手术治疗卵巢良性及交界性粘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良性及交界性粘液性肿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为卵巢良性或交界性粘液性肿瘤的1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分为腹腔镜组(n=119)及开腹组(n=68),比较
目的:探讨术前基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纤维束成像(DTI-based tractography,DTT)对邻近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胶质瘤患者术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本中心收治的邻近CST且术后病理诊断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和DTT。术后1周和术后3月对患者进
目的:有氧糖酵解是血管内皮细胞主要供能方式,糖酵解关键酶丙酮酸激酶2(PKM2)是外泌体中的常见蛋白。本项目探讨共培养体系中AML来源外泌体(AML-Exo)是否可传递PKM2给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继而重塑后者糖酵解,最终促进微环境血管形成,为从微环境角度探寻AML治疗新靶点开拓新思路。方法:1.AML-Exo提取与鉴定:超速离心法分别提取AML细胞株U937、HL-60与THP-1
目的 观察3D打印假体在脊柱肿瘤切除术后重建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6例脊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7~71岁,平均48.5岁。病程3~24个月,平均8.1个月。原发肿瘤3例,其中骨巨细胞瘤2例,神经鞘瘤1例,转移性肿瘤3例;肿瘤侵犯C5 1例,T6 2例,T11 1例,T12 1例,L2 1例。对6例脊柱肿瘤患者行肿瘤彻底切
目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为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脑小血管病,其中11号外显子p.R544C突变为东亚地区突变热点,本研究将收集基因确诊的CADASIL患者的临床与影像信息,
目的:回顾分析我科接受外科治疗的Enneking3期胸椎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接受外科治疗并具有完整医疗及随访记录的18例Enneking3期胸椎血管瘤患者。评估包括术中出血量、疼痛视觉评分、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并发症以及肿瘤局部复发率等。结果:18例Enneking3期胸椎血管瘤患者,术前穿刺病理和(或)术后病理均为血管瘤。其中17例行肿瘤部分切除
背景与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早期及时实现血管再通,挽救缺血半暗带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侧支循环可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基于前分水岭角评分(Anterior broderzone angle grading,ABZA-grading)评估侧支循环来预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第三位,且过去的10年里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国人的身心健康。对于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Local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的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再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