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保持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然而伴随经济增长产生的经济结构与经济水平不匹配、社会收入极化、环境污染等问题限制了经济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发展的主旋律。目前学术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尚未达成共识,而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成果也就更少,实现高质量发展缺乏理论指导。本文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界定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期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且通过全人类、全行业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文化繁荣、改善资源环境状况,同时对以前发展过程中不正确、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实现以经济发展为先导,社会、文化、生态领域发展为补充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根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要求,本文构建了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创新能力、社会福利、文化繁荣、资源环境7个方面共44个测度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中国31个省市2007年至2016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和各子系统水平;从总体和子系统两个角度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特征;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各地区划分为卓越型、优良型、追赶型、乏力型四种类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距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短板;使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力度。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较低且地区差异显著。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满分为100分,而各年综合平均得分都不足30分,在2016年,有23个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低于平均值,占所研究地区总数的74.2%;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且领先幅度较大,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第二,不同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各有不同。第三,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第四,以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为代理变量的资本投入结构、以外商投资占比为代理变量的对外开放质量、以研发投入强度为代理变量的创新能力和以人均受教育年限为代理变量的人口质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正向影响,以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为代理变量的人口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负面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各地区要转变经济发展观念,结合自身所处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明确自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在全地域视角下制定地区间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策略,减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