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研发组织中的信任及其管理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ry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研发组织是网络经济背景下,虚拟组织概念渗透于研发机构而形成的一种研发组织创新形式。在虚拟研发组织迅速发展的势头下,我们更为关注的是虚拟研发组织合作的效果。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关系是组织合作成功的至关重要的条件和基础。然而,与传统研发组织相比较,虚拟研发组织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关系建立更加困难,虚拟研发组织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关系也面临更大的风险。围绕虚拟研发组织对信任日益增长的需要,与在虚拟研发组织中信任更加难以形成以及信任风险更大这一矛盾,本研究综合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和工具,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展开虚拟研发组织信任管理中的信任产生机制、保障机制和评审机制的研究。本研究的主旨在于探讨虚拟研发组织合作伙伴信任关系管理的有效方案,以促进虚拟研发组织合作伙伴信任关系的产生,并有效防范合作伙伴间存在的信任风险,为虚拟研发组织的成功运作提供参考和指导,为我国科研组织模式与管理创新提供一个新思路。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创新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拓展了组织信任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对组织信任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拓展,尝试把“机制性”研究和“因素性”研究结合起来,并有机地应用到虚拟研发组织信任产生机制的研究中。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根据虚拟研发组织的“临时性”、“动态性”及“间续性”特点,采用演进博弈模型分析虚拟研发组织信任产生的嵌入性机理,建立起信任产生的理论基础;然后,从信任产生的因素角度,探悉影响虚拟研发组织信任关系的具体变量,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运用SPSS和AMOS两种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机制性”研究和“因素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让整个研究体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②提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多重信任保障体系。本研究采用博弈理论,综合分析不同保障机制(如制度、声誉、情感、抵押)对虚拟研发组织合作伙伴间信任行为的影响基础上,充分考虑虚拟研发组织生命周期中的信任和信任风险特征,并运用系统论的建模思想,提出了基于虚拟研发组织生命周期的多重信任保障体系。该信任保障体系的提出,为我们今后从系统的角度研究虚拟研发组织的信任及信任保障机制的设计奠定了基础。③构建了虚拟研发组织动态信任评审模型。本研究根据虚拟研发组织“临时性”、“动态性”及“间续性”特点,融合社会认知模型、声誉模型、学习模型的优点,建立了一个动态信任评审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用户的对待评估对象不同的评估需求,动态生成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动态地选择最优的评估方法或方法组合,来实现不同项目环境下的虚拟研发组织合作伙伴信任度的动态跟踪、审核与评估。该模型采用了电子商务数据国际规范--ebXML(Electronic Business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并充分考虑了评审系统的“通用性”和“可重构性”特点,有利于决策软件的信息化推广。
其他文献
本课以教师配乐范读入境,整体感知文本"恋秋—写秋—议秋"的文脉思路,引领学生体味北国之"清、静、悲凉"的秋意。引导学生重点赏析"秋晨院落图"与"秋槐落蕊图",进而理解郁达
某商业银行代理业务数据传输系统是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包括分行特色应用,资金托管,网上银行,综合前置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更多的电能,具备更高的供电可靠性,更小的线路损耗,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少的维护工作等等。针对上述要求,国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热潮的兴起,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与招生人数同步增长的,是高校硬件设施的大幅度跟进,由此在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引
<正>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离开阅读学写作或离开写作学阅读,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充分利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税收筹划理念逐渐被国内税收研究学者和纳税人所接纳,在我国经济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国内税法规范日益多元化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中各参数的概念较模糊,评价人员对其概念理解不统一,打分取值相差甚远,很难得出较客观的结果。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对LEC法各参数概念进行适当
对于水润滑橡胶合金轴承,低粘度的润滑介质和橡胶衬层特殊的材料性质,使得其润滑机理较一般油润滑金属滑动轴承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多沟槽的几何结构,加上水的粘性小,水润滑橡
<正>中国传统写作理论强调,写作依靠写作者的自我参悟。鲁迅先生的"暗胡同"一喻,形象地勾画出传统写作教学的样貌:"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