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工程历经十多年的建设后,让三峡库区城镇社会、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的同时,也凸显了不少问题。城镇的整体风貌意象趋向于同质,库区城镇传统的特色风貌受到巨大冲击,缺乏精神文化内涵的城镇风貌离移民心目中的精神乐园相距甚远。同时作为城市形象与品牌塑造的重要手段,各种风貌建设在三峡库区城镇中正广泛开展,但由于缺乏引导以及当前图像化时代下社会的浮躁,城镇风貌建设更倾向于一种形象化的攀比,而忽略了对传统风貌特色的传承。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的研究显得势在必行。如今的库区城镇大都呈现出一片现代城市景观风貌,面对眼前一个个相似的城镇,我们不得不怀念那些传统城镇风貌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和精神的享受。从古到今库区城镇的风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后,库区城镇的风貌到底形成了哪些特征?在当前的城镇建设中风貌特色丧失的根源在哪?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有何启示?本文从实地调查入手,通过了解库区城市风貌建设现状,归纳存在的问题,并试着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如何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塑造三峡库区城镇的特色风貌。本着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本文的主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基础和现状研究、策略研究与实证研究。本文的基础和现状研究部分涵盖第二章与第三章。在基础研究中,首先从对城市风貌的解读谈起,阐述了城镇风貌的传统含义及传播学含义,接着按传统思路对库区城镇风貌的演变历程、系统构成特征及认知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出传播学角度出发,认为传播媒介的图像性、符号构成的逻辑性以及文化信息的叙事性是三峡库区城镇风貌传播的主要特征;在现状研究部分,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对库区城镇风貌建设的现状进行整体评述,对风貌特色丧失的根源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传播学角度对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进行了反思,认为规划师作为城市及建筑空间的生产者以外,还应切实承担起城市文化传播者的职责,体现在城市风貌建设的过程中,就是将图像生产与文化信息的传播有效结合起来。本文的策略研究部分主要集中在第四章,引入传播学中的图像叙事理论,将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糅合于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风貌规划模式中。提出以文化主题规划、风貌形态规划和风貌辅助规划作为城镇风貌规划的主要内容,并且整合了城市设计的相关方法形成图像叙事的空间逻辑、时间逻辑、生态逻辑、美学逻辑以及经济逻辑。总之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城镇风貌的外在空间载体输入文化信息,并梳理它们的构成方式,让风貌视觉图像具有逻辑性、整体性和叙事性,而达到有效传播城镇特色风貌内涵的目的。此外为了保障图像叙事策略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定性与定量控制、城市经营、市民参与、动态规划四个方面的风貌建设管理策略;最后在库区城镇特色风貌规划建设涉及的重多问题中,对应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为第五章,通过对奉节县宝塔坪片区风貌规划的项目实践,说明图像叙事的风貌规划方法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最后,本文对库区城镇风貌建设提出了展望,提出以“叙事的山水”为库区城镇特色风貌建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