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调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交际功能出发的研究更好地揭示了语调变化的底层机制。焦点是重要的交际功能之一,对焦点语调的跨语言比较发现了两种不同的模式:汉语普通话及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的语言中有“焦点后压缩(post-focus-compression,PFC)”特征,即焦点词后音高下降,音域压缩和能量降低;而孟—高棉、壮侗和苗瑶语族还有闽南语和粤语等汉语方言中却没有该特征。Xu等人(2011)提出“焦点后压缩”可能是语言的传承特征,这一假说还需要大量语言来进行验证。本文选择了南亚语系的京语和阿尔泰语系中的蒙古语进行比较。虽然这两个语言都与汉语有深入和长久的历史接触,并且两个语言的母语人都熟练使用汉语普通话,但是根据“焦点后压缩传承说”推断,京语应该是没有焦点后压缩特征的,而蒙古语应该有该特征。论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论文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是,焦点在语调上的实现方式是否是稳定的,交际环境是否会改变焦点的实现方式。重点考察了更加强调(听音人没听清楚要求再重复一遍)、噪音(多人言语噪音)和远距离(想象听话人在另一个房间)这三种外部交际环境。在这些环境下都需要提高音高和音量达到交际的目的,这是否会影响焦点的实现方式?另外,针对语言内部因素对焦点实现方式的影响问题,在蒙古语中还增加了疑问句中焦点实现的实验,因为疑问语气往往也需要提高音高。实验采用了问答匹配(京语)和自问自答(蒙古语)两种不同的范式引出焦点语调。通过严格控制的实验设计,自然地引出四个焦点条件(中性、句首、句中和句末焦点)。蒙古语中的目标句分别有陈述和疑问两种句式。噪音环境通过在耳机中播放多人言语噪音实现。远距离条件是通过让发音人想象听话人在另一个房间来控制。更加强调则是通过在发音人做出回答后说,“我没有听清楚,请你再说一次”来实现。经过系统的声学分析和统计检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京语中,焦点词没有音高升高和音域扩大,焦点前音高也基本保持不变,焦点后没有明显的音高下降和音域压缩,也就是没有“焦点后压缩”特征。并且在更加强调和有噪音时,焦点在语调上的实现方式没有变化。(2)蒙古语中,焦点词音高升高、音域扩大;焦点前基本保持不变;焦点词后有明显的音高下降和音域压缩,也就是有“焦点后压缩”特征。并且在有噪音和远距离环境下,焦点的实现方式没有变化。疑问句中的焦点实现方式和陈述句略有不同,没有“焦点后压缩”的特征,这和句尾语调上升有关。总体来说,“焦点后压缩传承说”得到了进一步支持。京语与闽南语、德昂语、佤语、彝语、羌语、苗语、瑶语等中国南言的语言是一致的,都没有“焦点后压缩”的特征。可见,焦点后压缩的特征不容易通过语言接触传播。而蒙古语与其他阿尔泰语系的语言,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土耳其语是一致的,都有“焦点后压缩”的特征。另外,焦点在语调上的实现方式是一个比较稳固的语言特征,不会因为语气和交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