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媒体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媒体凭借其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和优势,逐渐成为用户观看网络视频的主要方式。终端的多元化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影像传播的平台和渠道,也使影像内容的生产日益大众化、普及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移动媒体视听行业的整体格局。移动媒体相较于影院屏幕、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用户可以利用短暂而零碎的“碎片化”时间进行闲暇式地浏览和即兴式地观看,或者根据个人的观看习惯任意调节与屏幕之间的角度和距离,沉浸于方寸之间,与传统电影和电视“仪式化”的观看环境相比,用户观看影像画面从传统大屏的“凝视”转变为便携式手机屏、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体的分散式“扫视”。为适应移动媒体分散式“扫视”的观看特点,影像原有的美学标准、画面造型元素的运用与表达、影像制作标准以及技术指标在充分考虑到移动视频用户的收视环境和观看习惯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展现出独特的造型艺术特征。微纪录片作为新媒体环境下由传统纪录片衍生出的艺术形式,是具有时空性质的、运动着的光、影、色的造型艺术,在借鉴和延伸传统美术造型艺术手段和技法的同时,又结合新媒介环境下受众观看方式以及移动播放终端的观看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形成了既是综合性的又具备个性化的独特的造型语言,成为时空交汇、视听结合的完整艺术构成。为此,本文以移动媒体从“凝视”到“扫视”审美角度和观看需求的变化以及屏幕特征为切入点,对新媒介环境下微纪录片的画面造型进行研究。本篇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综述、创新点、研究基础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并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与界定;第二部分主要结合当前一些优秀微纪录片作品对“扫视”语境下微纪录片的画面造型元素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光线、构图、色彩;第三部分是对“扫视”语境下微纪录片画面造型中镜头的运用与处理进行阐述,从景别、景深、镜头运动方式、镜头的组接以及非常规镜头的运用等方面对一些优秀的微纪录片作品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本篇论文的重点,通过画面造型元素以及镜头的处理与运用这两方面的归纳与分析,从而探究微纪录片不同于传统纪录片在画面造型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所体现出的创新元素。第四部分将理论联系实践,对个人微纪录片作品《心城·下浩小馆》进行创作解读。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交叉性、宽领域的学科,其自身具有跨媒介发展、多媒体融合的特征,微纪录片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一种形式,本文对微纪录片画面造型的研究综合运用美术学、电影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作为理论指导依据,实现横与纵的向度相结合,点与面的维度相补充,再加上案例分析、实验、调查等方法的运用,避免单一理论和方法造成的认知不全、分析不透的弊病,可以较为全面地发现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