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义的变形与拓展或相向词义的复杂化及简易化,使词义发生变化,会出现词义的扩大、缩小,同时发展出很多引申词义。在此背景前提下,汉语、日语中就产生了大量的同形近义词与同形异义词。同形近义词和同形异义词的存在,难免给学习汉语的日本学生会带来一定的干扰和不便。本文对汉日同形近义动词进行词义分析和对比,判断类别、归纳整理。通过模仿,条件反射,尝试错误和自我发现进行学习,在对词义分类可能出现的偏误进行推测,通过日本学生学习汉语词汇中所产生的偏误作出检验预测,并研究了描述这些词汇产生偏误的原因及概率。在研究词汇产生偏误,同时,要通过概念的储存来掌握知识。并通过对概念的重新组合,用新的概念方式通过自己的发现来获取。最大程度上调动思维潜力,进行分析、归纳、升华以致创新的过程。并要尝试错误和发现学习,这才是学习汉语同形近义动词及词汇所产生偏误原因的解读与理解。本文对学习汉语同形近义动词时遇到了的26个词汇进行归纳整理,并加以论证,说明汉语与日语之间的区别、对比、偏误、引申等,研究汉、日词义间的差异及词义间的相同点。在词义的表达方式、叙说对象及词义趋向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尝试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与偏误性。通过比较分析后发现,根据义项的不同基本特点,可以将26个同形近义动词划分为三类。(一)在汉语中义项多于日语义项,或汉语中的词义包含了日语中的词义的同形词,定义为汉大于日,汉>日,为同形近义动词的第一类。(二)在日语词义中,义项多于汉语词义义项的同形近义动词,称之为日大于汉,日>汉,为同形近义动词的第二类。(三)日语词义与汉语词义有相同义项之外,又各自有不同义项,或有相似义项,但又略有不同解释,成为“异同交错”类同形近义动词,为第三类。通过分类划分,预测结果显示,日本学生在学习期间对这些词汇难点、要点,或多或少出现理解偏误的情况,在26个词汇中分别搜集了日本学生对学习汉语词汇所产生的偏误。并对26个近义动词进行对比及偏误分析,加以论证与阐述。通过搜集日本学生对上述词汇理解分析、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预测和调查后发现,汉、日同形近义动词的偏误预测准确率是非常高的。说明偏误预测是可行的,同形近义动词在日本学生学习时所遇到的难点是可以定位的,总结出偏误难点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同时寻找出对上述词汇偏误的规律性与共性,高效的给日本学生学习汉语词汇难点及偏误分析加以定性、分析,帮助我们日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汉语词汇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