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是中国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不仅散文名篇迭出,名家涌现,散文的地域性也十分明显,这也是和鲜明的时代症候分不开的。因而,关于山东散文地域性的研究需要和它的时空背景相连接,毕竟脱离时间、空间限制的文学是肤浅的,也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本论文正是紧密结合新时期的时代文化语境以及山东的地域文化表征深入分析研究新时期山东散文创作的。新时期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等具有多元性,这就使得作家的创作思想、观念势必体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而反映在创作上,散文就成了知识分子传输精神力量的最佳载体,因此,我们也看到山东散文作家借此之风在散文创作上的精神寄托与期冀。另一方面,山东有着几千年的齐鲁文化历史,而深厚的齐鲁文化精神的滋养也造就了山东散文作家在散文言说上的力度,他们一方面汲取古老文化的丰富营养,另一方面不断消化新时代所赋予的新鲜血液,于是,像季羡林、马瑞芳、郭保林、李存葆、刘烨园、桑新华、张炜、李登建、李蔚红、王开岭、丁建元、桂苓等一批批山东散文作家不断努力,为山东文学的发展创造了辉煌。在具体分析新时期散文发展史与山东文学史的基础上,对新时期的山东散文研究主要从散文的思想内蕴与艺术特色方面着手。在山东散文作家的文学视域里,他们一直努力将散文的创作、自我的发展与齐鲁文化紧密地揉合在一起,因而在对大至自然、社会、人类,小至生命、观念、人性等各个方面的主观判断中,既有反思者在历史遭遇与道德文化面前的理性言说,也有理想主义者在寻根文化和精神过程中的守望情怀,更有忧心忡忡的知识分子在生态关怀中的道德呼吁,这些意蕴的展示正是新的时代洪流下齐鲁文化精神的汇聚与再造。同时,新时期的山东散文在艺术上较大程度地体现了时代性与多元性,比如张炜、刘烨园等人的“独语体”散文;李存葆、张海迪、李蔚红散文的多元化结构设置;张岐、刘烨园、张炜、赵建英散文的现代主义艺术技巧;石英、郭保林散文的诗性语言……这些艺术形式的呈现丰富了山东散文的艺术空间,也深化了山东散文的艺术魅力。本论文力图通过对山东散文在时空背景下的分析与研究来进一步展现山东散文的全景全貌,也试图能以此文来触动散文的弦音,期待着山东散文的进一步峥嵘与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