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微博在国内各个领域持续升温的同时,许多的高校也不例外的开通了其相关机构、校内团体、专家名师的微博,并呈现出比其他行业更为火热的趋势。微博以其及时性和高互动性的优势迅速占领各大高校,其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过了曾经风靡的校园论坛和官方网站。作为新兴事物,微博在高校中发展的如此迅速必有其原因,我们要对它的发展态势有前瞻性的思考。
本论文主要研究高校官方微博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作用。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7月,已经有超过四百所高校开通新浪的官方微博。另外,腾讯教育频道提供的信息显示,已经有超过200所高校在腾讯开通微博并进行了官方认证。从目前高校已开通微博和使用微博的情况、在形象塑造过程中传统媒体与微博的不同之处等方面结合CIS等理论探讨高校利用微博提升形象的有效途径。并在文中以一些现实中成功或失败的微博营销案例论证微博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重要影响。
据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2011年网民全年增长5580万,普及率提升四个百分点,相比2007年以来平均每年6个百分点的提升,增长速度有所回落。过去五年内助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几类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而其他年龄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很难达到年轻和高学历群体的水平,致使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从2010年开始,网民增长率就开始降低,当前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减缓态势,网民增长乏力。
但是在网民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的同时,微博用户数量却爆发增长。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迅速增长到1.95亿,半年新增微博用户1.32亿人,增长率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手机微博的应用也成为亮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底的15.5%上升至34.0%。正如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经说的,新媒介出现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颠覆着社会的沟通和交流模式。
自2006年全球的Twitter网站的创立,微博作为一个新的互联网平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新浪微博2009年的正式上线和很多网站纷纷推出微博,微博已成为中国社会近两年来最热的一个关键词。目前具有强烈的自媒体属性的微博,在改变着公众的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模式,并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为即时、用户最为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如何对待、应用微博已经对相关闭门的决策、沟通和处置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微博(micro-blogging),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发布精短信息供其他网友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由于用户每次更新信息时字符被限定在140字符以内,所以称其为“微”。微博给每个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小喇叭”,它可以将每个用户上传的文字、图片及视频以现场直播的方式传播给他的每个粉丝,虽然一个用户的粉丝是一定的,但是每个粉丝都套连着另一个粉丝群,按照互联网的“六度分割理论”,只要这种即时传播的信息具有穿透六类不同人群的价值评价的能力,它便会在层层转发中遍布互联网的任何一个角落。这种类似于核裂变式的传播功能,不得不让人对它的应用前景刮目相看。
本论文的具体内容设置如下:
第一章,绪论部分。从高校官方微博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作用分析的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对高校微博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讨论选题的意义所在,并介绍文章所采用的研究和论证方法。高校从古至今都是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高校微博普遍存在着更新较慢、定位较窄、互动较少和语言缺乏个性化等问题。在微博快速发展的时期,高校能否抓住机会合理利用微博这个高效的传播交流平台,提升自己的对内对外形象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研究。
第二章,国内高校官方微博情况简述。高校微博初具规模可以从2010年各大高校招生办成批开通官方微博开始算起。高校大批量的开通官方微博除了顺应信息传播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微博这一平台对形象塑造的巨大作用。从目前已开通微博的高校来看,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并不如想象乐观。主要原因是高校微博发展存在着更新较慢、定位较窄、互动较少和语言缺乏个性化等问题。随着微博在高校中的快速发展,专门的微博机构也应运而生。我们要对高校微博的发展趋势有良好的把握,才能使其发挥良好的形象塑造作用。
第三章,高校形象塑造塑造的不同途径对比分析。高校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联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以新闻和广告为基础的,而新闻和广告主要是对外的形象塑造过程。无论是新闻还是广告都是单面的诉求,缺乏与受众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微博补充了高校在形象宣传中的对内形象塑造不足,和互动不足等问题。国内刚刚迈入“微博时代”,我们要把传统媒体和微博整合起来进行宣传和形象的塑造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第四章,CIS理论在高校官方微博运营中的运用。微博虽然是新兴的媒介产品,但是在考察其对企业形象塑造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并没有完全脱离CI系统打造形象的过程。微博的头像、背景、页面风格体现了VI、在微博中发布高校对内对外的最新活动,利用微博发起各种公益文化活动体现了BI、在微博的字里行间透露办学理念体现了MI。既然有所体现,就必有我们可遵循的规律,如何把CIS理论在微博中发挥的淋漓尽致,相信随着微博的发展会越来越明朗化。
第五章,高校运营官方微博的途径探讨。微博的运营不能像学校的官方网站一样“有事更新,无事休息”,应该是“有事更新,无事找事更新”。这个“找的事”包罗万象,可以是校园风光、学校的光荣历史、最新成果、校务,政务信息、校园活动、就业信息等等一切学生可能有兴趣的内容。仅仅发布还不够,还必须加上一定量度的互动,才能让微博“活”起来。微博最重要的的功能之一就是处理公关危机,把微博利用好了解决危机时可以事半功倍。通过对高校微博的功能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微博的功能分为核心功能、延伸功能和附加功能。子微博的拓展是具有代表性的延伸功能,多样化的微博应用软件为特殊功能的开发提供了途径。随着各种微博“附产品”的开发,微博运营途径将更加多样化。
高校有必要在微博发展的初级阶段掌握科学的运营方法,使之为高校形象塑造提供良好的渠道。对于微博的发展,高校要有前瞻性的思考,对微博带来的便捷要有充分的认识,对微博可能带来的风险要有准确的预测。这样才能使高校官方微博在高校形象塑造中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