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学作为私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与官学相互补充,其发展至东汉逐渐呈现鼎盛之势,对东汉氏族文化乃至东汉社会的发展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东汉《尚书》家学作为东汉经学家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东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又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因此研究东汉《尚书》家学对于反映东汉《尚书》学的整体面貌,完善《尚书》学史都能够起到一些积极作用。以往对于东汉《尚书》家学的研究都是间接的,未有针对性论著出现,这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和可能。本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正史《后汉书》所记载之文献为主体依据,并辅以《东观汉记校注》《八家后汉书辑注》等史籍,逐条梳理相关材料,找出了传有东汉《尚书》家学的家族14个,并围绕这14个家族展开了探讨。通过归纳传学家族的时间分布,发现东汉《尚书》家学有着悠久的传学历史,学术传承的持续性较强,这与东汉帝王世代研习《尚书》的传统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此外,《尚书》家学的繁盛期集中在光武帝朝至安帝朝,此阶段东汉政治较为清明,社会格局相对安定,这是家学得以蓬勃发展的绝佳契机。至于地缘方面,传学家族主要聚集在经济基础较为优越的中原地区和齐鲁地区,吴越地区亦有散布,巴蜀地区则未见分布,这种地理分布情况,除受经济因素制约外,还与各传学家族间的交往密切相关。在系统地考查传学家族的治学、治政文献后发现:这些家族广泛秉持着兼容并包的治学特性,在治学方面不再苛求家族学术的统一与纯正,而是广泛的兼容别学和外学,积极提升内学,其传学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家族中男子,家族中的女性成员亦能广受教化恩泽,她们中甚至出现了对家学及东汉经学均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就治政理念而言,以《书》治政成为了家学与政治结合的首选方式,14个家族中又以弘农杨氏之用《书》传统最为典型,在传《尚书》家学者的用《书》文献中,《尧典》《舜典》《皋陶谟》《洪范》《吕刑》5篇应用频率最高,这与此5篇所传达的治政理念有着难以割裂的关系,亦与用《书》者着眼于君主专治、帝王修养、官吏任命、亲贤远佞等政治议题有关。东汉经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出现了经学的谶纬化趋势,因此研究特别关注了传《尚书》家学者对待谶纬的态度,研究表明传《尚书》家学者更倾向于在广义的范畴上应用谶纬,利用东汉统治者相信谶纬的特点,借谶纬之名表达政见、匡正君主,为其政论服务,其真正目的并非治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