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讨论在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当中,两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区别,研究采取胃空肠Uncut Roux-en-Y吻合方式在消化道重建中应用是否有效和是否风险较低。同时包括探讨胃空肠Uncut Roux-en-Y吻合方式与其他几种主流常用的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相比较,各种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研究方法:本研究方法使用队列研究的回顾性方式。在本次研究中总共收集了 2015年07月至2017年07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普外一科收治的患者,按照制定的纳入标准的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合计100例,其中行胃空肠Uncut Roux-en-Y吻合共计60例(以下简称Uncut组),以及行毕Ⅱ式吻合共计40例(以下简称毕Ⅱ组)。手术方式均为完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并且两组手术均为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观察指标包括:(1)手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及中转开腹的例数。(2)术后围手术期观察的临床指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恢复饮水时间、首次进食半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可视化疼痛评分数值、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通便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统计两组住院期间早期并发症情况。(3)两组患者出院后复查及随访结果,随访内容包括:术后1个月行消化道钡餐检查(吻合口狭窄、早期倾倒综合征);术后3个月行胃镜检查,是否发生闭塞处再通或瘘、吻合口溃疡增生;术后6个月复诊随访时是否患有低血糖综合征、碱性反流性胃炎及Roux淤滞综合征;术后1年体重下降数值及血浆白蛋白情况。本研究随访时间截止到2018年0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体数值的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Uncut组与毕Ⅱ组的患者相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39,1.880,χ2=0.129,P>0.05);两组消化道重建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9,P<0.05)。2.Uncut组与毕Ⅱ组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恢复饮水时间、首次进食半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第1天、第3天的可视化疼痛评分比较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91,4.104,1.997,3.453,2.973,2.323,P<0.05);首次通便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2,1.879,0.687,P>0.05)。3.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情况,Uncut组、毕Ⅱ组总的发生例数分别为14例、10例,所占两组比例为:23.3%和25.0%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发生术后出血、胃排空障碍、胃壁缺血坏死和吻合口瘘、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术后梗阻、刀口感染、心肺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的例数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191,0.058,0.011,0.129,0.191,0.191,0.042,0.129,0.042,P>0.05)。4.术后1月复查及随访时,两组患者行消化道钡餐造影发生吻合口狭窄的情况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191,P>0.05);早期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Uncut组和毕Ⅱ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7,P<0.05)。术后3个月复查行电子胃肠镜检查,闭塞处再通或瘘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039,P>0.05);Uncut组与毕Ⅱ组发生吻合口溃疡及增生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3,P<0.05)。术后6个月门诊复诊随访,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Roux淤滞综合征(Roux stasis syndrome,RSS);Uncut组发生低血糖综合征、碱性反流性胃炎的例数明显少于毕Ⅱ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74,15.837,P<0.05)。1年后随访时Uncut组患者体重下降情况明显低于毕Ⅱ组,复查血浆白蛋白较术后一周时比较毕Ⅱ组明显下降,并且两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t=8.875,25.300,P<0.05)。结论:非离断式胃空肠Roux-en-Y消化道重建吻合术的应用,维持了肠道生理蠕动的连续性和手术操作相对不复杂的几项优势,减少术后早期倾倒综合征,远期RSS及反流性胃炎等一系列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且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手术舒适度、满意度,具有较良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