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合词是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词,它可离可合,既像词,又像词组,因此人称“离合词”。这因为这一特性,离合词成为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一大难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留学生在习得离合词时,偏误较多,回避现象也十分明显。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广泛重视,并且已经进行了不少探索研究。但至今为止,这些探讨还大多集中于离合词本体研究及留学生使用离合词的偏误研究,因此,本文欲在以往研究对离合词感性的归纳基础上,从统计学的角度,深入穷尽地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旨在得出留学生习得离合词,特别是动宾型离合词的中介语系统及其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对离合词教学与习得试验研究有所助益。本文首先界定了离合词的定义及其扩展类型的划分,这是本文的理论前提。虽然前人对此已有不少见解,但标准不一。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强调离合词具有词和词组双重特性的特点,并根据教学需要将动宾型离合词的扩展类型划分为6大类,11小类。接着,本文陈述了二语习得的相关研究与理论,这也是后来进行的试验的方法论支撑。在第二部分,笔者详细介绍了题目设计原则,被试的具体情况等试验相关因素。本文通过横向的群案研究,结合客观与主观测试,收集了大量留学生习得VO型离合词各扩展形式的语料,并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笔者首先将两组数据——中国组与留学生组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留学生11类离合词的习得均与中国组有显著差异,证明留学生对离合词的习得距母语者水平还相差甚远。另外,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及翻译部分的相互印证,本文还发现了留学生习得离合词的诸多特点:如倾向于使用离合词“合”的形式,在介入宾语时倾向于使用介词将其提前等等。接着,笔者将留学生组组内数据按初中高三个级别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留学生习得11类扩展类型的大致顺序,并发现不同扩展形式的习得不是均衡发展,而是充满起伏的不平衡的前进,且有时还会出现倒退回潮的现象,总体上是一个“合用-扩展-倒装”的习得顺序。对各项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了留学生动宾型离合词习得的自身特点和习得过程中的问题,在对资深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后,本文就离合词教材的编写,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笔者结合当今较为流行的几种教材,从标注方式,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离合词教学时应遵循的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