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两种常见容器规格及3种栽植方式对栓皮栎造林效果、油松天然更新、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土壤水分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两类立地的造林效果。探讨了容器规格及栽植方式影响造林效果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容器规格和栽植方式影响栓皮栎容器苗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其中容器规格为10cm×20cm、团状栽植效果最好,在立地Ⅰ和立地Ⅱ中其造林成活率分别高出10cm×15cm规格12.23%和8.16%,苗高年生长率高出29.11%和19.91%,地径年生长率高出4.76%和3.47%。总体表现为团状栽植>均匀栽植>行植。(2)引进栓皮栎进行造林后,促进了油松的天然更新。造林过程中,栽植方式影响了油松幼苗更新密度和更新频度。立地Ⅰ和立地Ⅱ中均匀栽植效果最好,更新密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2.45%和232.00%。更新频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3.33%和199.96%。3种栽植方式总体表现为均匀栽植>团状栽植>行植。(3)造林1年后,立地Ⅰ和立地Ⅱ团状栽植在0~10cm土层,土壤全N相比对照提高了41.18%和65.00%,而速效K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40%和17.15%。栽植方式影响土壤养分变化的趋势表现为团状栽植>均匀栽植>行植。(4)造林整地及栽植栓皮栎对林地土壤孔隙度的影响较大,其中团状栽植效果最好。立地Ⅰ和立地Ⅱ团状栽植中,0~1O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高出对照15.77%和20.48%,土壤毛管孔隙度高出对照4.30%和18.86%。10~20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高出对照8.52%和22.54%,土壤毛管孔隙度高出对照22.60%和34.56%。3种栽植方式在改变土壤孔隙度方面表现为团状栽植>均匀栽植>行植。并且立地Ⅱ的土壤孔隙度变化幅度要大于立地Ⅰ,10~20cm土层变化幅度大于0~10cm土层。(5)造林1年后,土壤田间持水率发生了改变,其中团状栽植变化最为明显。立地Ⅰ和立地Ⅱ团状栽植中,0~10cm土层土壤田间持水率提高了20.37%和12.20%,10-20cm土层提高了21.68%和6.46%。3种栽植方式在改变土壤田间持水率上表现为团状栽植>均匀栽植>行植。立地Ⅰ的土壤田间持水率变化幅度高于立地Ⅱ,0~1Ocm土层变化幅度大于10~20cm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