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研究拓展,关于教师行为失范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然而其研究客体缺乏广度,基本上是以城市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缺乏对落后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行为失范问题的关注。农村改革发展需要农村教育的发展作为智力支持,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则依赖于农村教师的积极践行与推动,农村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关注农村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其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找到切实的行为矫正策略,不仅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更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期盼。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广泛收集农村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的第一手资料,并对所获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农村中学课堂中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教学失范行为。这些教学失范行为的存在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了教学人际关系的恶化;促使“消极教学氛围”的出现,消解了教学伦理的精神。更为严重的是还直接丑化了教师的形象,教师在学生面前因职业崇高所带来的那种“文化威信”和“神圣形象”日益消失,部分农村家长对农村教育失去信心。导致农村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内源性因素主要有:一是农村中学教师不当的教育教学观念,包括不当的权威观、伦理观、职业价值观;二是农村中学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存在缺陷,包括实践知识滞后、监控能力匮乏、情绪管控能力不足。外源性因素主要有:一是文化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制约,包括农村家长小农意识的影响、农村学校片面的教学评价制度的制约;二是教学支持系统的缺陷,包括课程资源建设的短缺、相关教育培训不足;三是教师生存环境的压抑,包括薪资待遇水平低以及职业压力大两个方面。对此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转变失范教学行为;二是优化和创造客观条件,支持教师失范教学行为的转变;三是优化农村中学教育环境,为教师行为的规范化发展提供环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