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严重限制了木薯产业的发展,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是防治该病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试验选取了对细菌性枯萎病具有明显抗性差异的6个木薯品种,在木薯苗期对它们叶片的组织结构进行显微观察,以及接种病原菌后叶片中抗氧化相关酶系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抗性品种叶片的气孔密度和蜡质含量差异显著,并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表明木薯叶片的蜡质层是防御病原菌侵染的结构因素之一,气孔大小与抗病性无相关性。2、对抗、感品种叶片进行石蜡切片显微观察,并对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高抗品种木薯叶片组织结构排列比较紧凑,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排列更为整齐紧密,对抵抗病原菌侵染有一定作用,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的海绵组织中则出现较多的空隙,结构比较疏松,因此叶片结构疏松度SR与木薯抗性有相关性。3、在对木薯叶片进行病原菌侵染后,叶片中抗氧化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后所有木薯品种叶片中这三种酶活均上升,且一直高于对照;接种前抗病品种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感病品种,且接种后所有品种丙二醛含量均上升,感病品种上升的幅度比抗病品种大;因此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与木薯抗病性有相关性。4、接种前期高抗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略有下降,而中抗品种和高感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接种后抗性品种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感病品种,可溶性蛋白质与抗病性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5、接种前后不同品种可溶性糖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其不能作为鉴定木薯苗期抗性的指标。6、接种前感病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抗性品种,接种前期感病品种脯氨酸含量上升显著,期间含量一直高于抗性品种,而抗性品种只是略有升高,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脯氨酸含量可作为衡量木薯抗性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