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身免疫性垂体炎(Autoimmune hypophysitis,AH),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侵犯垂体及其临近器官的罕见疾病。AH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垂体功能减退症和/或占位效应。目前缺乏有关AH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尚无临床诊疗规范。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单中心71例AH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及预后,总结了单中心AH的临床特点;总结了原发性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H)的诊断和治疗,分析了治疗方案与预后的关系;同时,总结妊娠期或产后的垂体炎的临床诊断(非活检)的经验,以及分析了不同治疗方案(手术及药物)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北京协和医院自1999年至2016年间的临床或活检诊断为AH的71患者的病例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临床特点、垂体靶腺功能检测、病理、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随访等数据。我们应用了等级回归分析的方法评估原发性LYH患者临床指标与结局(如垂体功能改善、影像学病变缩小、疾病的复发等)的关系。结果:AH包括原发性垂体炎59例(81.7%)、继发性垂体炎12例(18.3%)。中枢性尿崩症(CDI)是原发性AH(72.9%,43/59)及原发性LYH(72.0%,36/50)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在患有垂体功能减退症的原发性AH患者中,按照垂体功能各轴系受累的发生比例,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H)是最常见的垂体靶腺受累(61.0%,36/59),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最少见(27.1%,16/59)。对于原发性LYH患者来说,HH是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中的最常见的表现(60.0%,30/50),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是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中第三常见的表现(26.0%,13/50),而GH/IGF-1轴损害最少见(22.0%,9/41)。垂体柄增粗是原发性AH(91.5%,54/59)及原发性LYH(96.0%,48/50)中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78.0%(39/50)的原发性LYH患者垂体核磁显示鞍内占位及鞍上扩张。单独以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原发性LYH患者中最主要的治疗办法(52.0%,26/50),药物治疗后,40.9%的患者有部分垂体前叶功能改善,但复发率为46.2%(12/26)。而且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原发性LYH患者的垂体前叶功能,年龄、性别、病程、不同治疗办法均未发现能够显著改善CDI病情及疾病复发。手术是本研究中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和黄瘤病性垂体炎的治疗办法。免疫抑制治疗被用于IgG4相关性垂体炎的治疗中。结论:CDI是AH患者的最常见症状。HH是患垂体功能减退症的AH患者中最常见的,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是AH患者最少见的垂体功能受累。在本中心原发性LYH的患者中,垂体前叶功能受损的顺序与之前的文献报道不同,为LH/FSH>TSH>ACTH>IGF-1轴损害的顺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原发性LYH患者是有效的,同时对于继发于生殖细胞瘤的垂体炎来说,同样是有效的,然而,后者复发快。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与原发性LYH患者的垂体前叶功能改善显著相关。目的:具有分泌功能的垂体促性腺激素腺瘤(functioning gonadotrophic adenomas,FGA)十分罕见,起病较隐匿,容易误诊和漏诊。此外,FGA具有自主分泌有生物学活性的促性腺激素(促卵泡刺激素(英文全称FSH)/促黄体生成素(LH)),能导致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包括儿童性早熟;女性月经紊乱、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男性睾丸增大、性功能下降、阳痿;最终可导致不孕不育。无功能垂体腺瘤(nonfunctioning pituitary adenomas,NFPA)是垂体大腺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尽管NFPA不分泌激素或激素分泌量极少,但大约75%-80%的NFPA在血中或者mRNA水平能够检测到FSH/LH或其亚单位(α或者β)、病理学上FSH/LH或其亚单位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提示其细胞起源为促性腺激素细胞系。FGA与免疫组化促性腺激素或其亚单位为阳性的NFPA(NFGA)在组织病理学上无明显区别,但是其分泌功能有显著差异,其机制尚不清楚。“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重要的神经-内分泌调控体系:由下丘脑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作用于垂体,刺激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细胞合成分泌FSH/LH,后两者作用于靶器官性腺,性腺产生性激素(卵巢产生雌激素、孕激素等,睾九产生睾酮),雌孕激素等又能以正负反馈的方式调节下丘脑-垂体的激素分泌功能。下丘脑的KISS1神经元分泌的Kisspeptins与其受体KISS1R(GPR54)结合后,能发挥对GnRH分泌的最强刺激作用。目前尚无Kisspeptins与其受体KISS1R在FG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在垂体瘤(PA)中Kisspeptins与其受体KISS1R的研究均是针对Kisspeptins是否与肿瘤侵袭性有关进行的,而针对其对PA分泌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以FGA与NFPA为研究对象,探究Kisspeptins与其受体KISS1R是否与二者分泌功能的差异有关。方法:本研究以3例FGA患者、12例免疫组化染色FSH/LH表达阳性的NFPA患者、3例免疫组化染色F S H/LH表达阴性的NFPA患者的垂体瘤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RT-qPCR定量评估Kisspeptin/GPR54、GnRH、GnRHR、ESR在FGA与NFGA中的mRNA水平表达差异;Western-blotting(WB)检测GPR54、ESR在上述垂体瘤组织中的蛋白水平表达差异;一代测序技术检测3例FGA血DNA是否存在GPR54突变。同时以ELISA法定量测定检测上述18例垂体瘤患者及与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人群的血清的GnRH水平。结果:本研究发现,KISS-1R基因在FGA和FSH/LH表达阳性或阴性的NFPA的三组垂体瘤标本mRNA水平的检测中均有显著差异,KISS-1R基因在FGA表达水平最高;FSH/LH表达阳性的NFPA次之;FSH/LH表达均阴性的NFPA(对照NFPA组)最低,同时,KISS-1R基因在FGA的蛋白水平表达也较其他组高。3例FGA患者均未发现KISS1R基因存在突变。mRNA水平上,ESR1基因在FGA和FSH和/或LH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NFPA两组中的表达量均较对照NFPA组高,但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KISS-1、GnRH、GnRHR基因表达在FGA和FSH和/或LH免疫组化染色阳性、FSH/LH免疫组化染色均阴性的NFPA的三组比较中均无显著差异。此外,各组垂体瘤患者的血清GnRH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人群,FGA组与FSH和/或LH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组血清GnRH水平均高于FSH和/或LH免疫组化染色阴性组。三组垂体瘤患者,KISS1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无显著差异。结论:FGA的自主性FSH/LH高分泌可能与KISS1R基因表达增加对其分泌功能的调节有关,KISS-1R基因表达量可能需要增高到一定程度(阈值)才会引起PA的分泌功能的改变及引起临床症状。FGA的KISS1R基因表达增加是否与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降低有关,有待于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