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补气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气虚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脂联素的影响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气虚证和血脂、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脂联素对气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影响,以及补气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和客观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气虚证患者60例。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患者治疗前的血脂、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功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肌酐、血压、体重指数(BMI)等相关指标,并记录气虚证候积分,分析气虚证候积分与血脂、血清脂联素的相关性。采用简单随机数字法将气虚证患者分为黄芪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气虚证候积分等情况均衡,统计学检查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均给予免疫抑制剂、调脂等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30ml+5%GS250ml静脉滴注,1日1次,28天为一个疗程。每2周复查一次血脂。治疗4周后复查两组患者的血脂、血清脂联素、24小时尿蛋白等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治疗后气虚证候积分。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疾病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气虚各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气短和乏力症状积分方面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气短和乏力症状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4.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气虚证证候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提示治疗组在降低蛋白尿和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C、TG、LDL-C、ADPN均较治疗前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提示治疗组在降低血脂和血清脂联素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6.治疗后两组SC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 AL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治疗后SCR、ALB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提示治疗组在降低血肌酐和提高血清白蛋白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7.治疗前气虚证证候积分与TC、LDL-C、ADPN水平有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16、0.396、0.570,均P<0.01),与TG、HDL-C无相关(均P>0.05)。结论: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气虚证证候积分与血脂、血清脂联素水平呈正相关,血清TC、 LDL-C、血清脂联素可作为判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气虚证患者病情活动缓解、疗效及预后的临床参考指标之一。2.黄芪注射液能降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气虚证患者的尿蛋白、血脂、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同时能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气虚证患者的症状,具有肾保护作用。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气虚证患者血清TC、LDL-C、血清脂联素、尿蛋白可作为反映补气中药疗效客观指标之一。补气法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气虚证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