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的交往方式——托马斯·阿奎那论友谊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4752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中世纪经院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4/5-1275)的友谊理论展开论述,并以阿奎那的友谊理论为启发,尝试构建一种适合现代人的交往模式。在以个人主义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人的交往面临“自我封闭”、“冷漠”和“被动”等问题;现代伦理学的两大流派,康德的动机论和功利主义的目的论,或者以理性的责任关系,或者以工具理性的方式对待他人,无法为现实的交往困境提供出路。阿奎那的友谊理论以“爱德”为主旨,强调对他人的无私的爱,对于现代人的交往具有借鉴意义。   阿奎那的友谊理论主要涉及哲学的友谊观、自然神学的“爱”的理论和神学的友谊观“爱德”这三个方面。阿奎那从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继承了一种世俗的友谊理论,他将其建立在基督教人性观中人对善的“爱”之上,并以基督教的传统德性“爱德”提升并改造友谊的内涵,使得友谊成为一种以“爱”为核心的既超越又普世的一般交往关系,以此完成了哲学友谊观念的基督教转向。   在自然神学的路径下,阿奎那认为人性的行动出于对善的“爱”,意志能以普遍和超越的善为对象,因此人能够突破感官欲望的直接性爱他人和天主,并爱作为宇宙的公共之善的天主在自我之上。阿奎那认为在人性完善的情况下,人应当爱所有人如同“另一个自己”,即以他人本身作为爱的目的,从而将亚里士多德的“朋友是另一个自我”的精英式的友谊论改造为“他人是另一个自我”的普世友谊理论。   阿奎那的友谊理论以超越的神学美德“爱德”为顶点,从狭义的角度来说,阿奎那的友谊就是爱德。爱德的主要行为是“爱”,但是爱德基于并且高于意志对善的爱,因为虽然它立足于天赋的爱的能力,但是无需通过善的中介而直接以天主为对象,这必须依赖天主的恩典方能实现。“爱德”是基督教的传统德性,阿奎那首次以哲学式的友谊定义爱德,让天主成为人的“另一个自我”,具有历史意义,其深意直到二十世纪之后才受到广泛的承认。同世俗的友谊观一样,人与天主的友谊也以“善愿”’和“交往”为条件。人和天主本来没有交往的可能性,天主以无条件的恩典换回与人交往的基础,基督的道成肉身和救赎使天主对人的救赎的恩典成为可能,人也因此能够成为天主共同体的潜在成员。爱德也是人和他人的友谊。一方面,通过和天主的友谊,人超越自我的有限性,以爱德爱他人;另一方面,对他人的爱是爱德的内涵,不爱他人的人不可能成为天主的朋友。   爱德是德性之母,它将人的所有德性都导向至善天主,人通过爱德的两个活动沉思和爱天主分有天主的至福,亚里士多德那里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的断裂在爱德中得到和解。阿奎那将人的幸福和首要的德性建立在友谊的关系之上,使得哲学的友谊论和自然神学的“爱”的理论在爱德处交汇,到达德性和幸福的拱顶。   “爱德”提倡一视同仁地爱他人,堪称基督教文明中的交往典范。它通过超越者的中介提升人的情感,有利于实现公正和平等的人际交往。但是考虑到现代社会具有世俗化和多元化的特点,我将吸纳阿奎那友谊理论的合理因素,在他的启发下尝试构建一种适合现代社会的本真的交往模式,它具有“认可”、“欣赏”和“彼此创造”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以他人作为交往的目的与核心。这种交往方式不以神为依托,而以人的超越“小我”的无私情感为基础,它让人走出“小我”的爱,与他人建立以友谊为核心的交往模式。
其他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提到“人类解放”的问题。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从一般意义上是解放全人类。在马克思看来,妇女是重要的社会酵素,只有团结了妇女的力量,人类社会才能得到又快又好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菊芋凝集素基因(Helanthus tuberosusagglutinin,HTA)转入常规棉花,获得转抗蚜虫基因棉花再生株。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在转化棉花受体材料中,转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马克思“感性对象性活动”原则及其意义。马克思作为新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创立者,他的哲学之所以能够突破旧的形而上学体系,就在于他用“感性对象性活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