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锎-252中子内照射结合外照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和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2.评估分析锎-252中子内照射结合外照射治疗宫颈时的晚期放射性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直肠、膀胱受量大小的相关性。3.回顾性配对对比分析外照射结合锎-252中子射线内照射与外照射结合铱-192γ射线内照射及同步化疗治疗Ⅲb期宫颈鳞癌的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方法:1.选取2004年12月至2011年5月采取锎-252中子内照射治疗的1431例(Ib期到IIIb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Ib期病人83例,IIa期病人270例,IIb期病人792例,IIIa期病例64例,IIIb期病例259例。随访截至日期2016年12月10日。所有患者均给予外照射结合内照射治疗。所有病人都采用锎-252中子内照射联合外照射,A点剂量7-11Gy/f/w×4-5f,总量为30-45Gy,外照射采用6或8-MV高能X射线全盆对穿野照射,剂量2 Gy/f/d,5f/w,照射20-38Gy后盆腔中央档铅4cm继续治疗到总量45-56Gy。总治疗时间5-6周。2.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采取锎-252中子内照射治疗的28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A点总剂量为40 Gy,确定直肠前壁和膀胱后壁的最大受量,以记录的4次内照射时直肠和膀胱最大受量值的平均值高低为标准把患者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测量直肠和膀胱最大受量参考点与宫腔施源器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并观察距离随治疗次数的有何变化。观察严重(≥G2级)晚期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生率.3.选取2005年2月-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7例)和大坪医院(367例)两家医院治疗的所有Ⅲb期宫颈鳞癌患者,采用回顾性配对研究的方式,根据病人年龄、肿瘤包块大小、血红蛋白水平、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分成中子射线组和γ射线组(各为11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5年局控率,生存率,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严重晚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所有1431例宫颈癌患者的5年局控率、总体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7.0%、70.6%、68.3%、13.3%,平均生存时间为:91.8±1.2月。发生G2级以上放射性直肠炎共143例,发生率10%,发生G2级以上晚期放射性膀胱炎45例,发生率3.1%。(1)Ⅰb、Ⅱa、Ⅱb、Ⅲa和Ⅲb期等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4%、75.9%、72.4%、55.6%、54.8%。局控率分别为:94.0%、89.3%、87.2%、88.9%、81.6%,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7%、75.6%、71.0%、51.9%、48.7%,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12.6%、12.7%、33.3%、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b、Ⅱa、Ⅱb、Ⅲa和Ⅲb期等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10.4±2.9月、97.5±2.5月、93.8±1.5月、75.8±8.7月和75.4±3.1月。(2)不同肿瘤包块大小(≤2cm,2-4cm和≥4cm)的宫颈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0%、70.2%、69.1%,局控率分别为:87.9%、86.9%、85.6%,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8%、68.3%、65.7%,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9%、12.3%、1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包块大小(≤2cm,2-4cm和≥4cm)的宫颈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93.5±2.0月、91.4±1.6月、90.2±2.9月。(3)不同血红蛋白浓度(>110g/l、90-109g/l和60-89g/l)宫颈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5%、60.2%、48.0%,局控率分别为:88.7%、84.6%、72.5%,无瘤生存率:72.6%、56.7%、44.1%,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2%、15.4%、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红蛋白浓度(>110g/l、90-109g/l和60-89g/l)宫颈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95.9±1.2月、81.8±3.7月和66.2±1.2月。(4)不同盆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淋巴结阴性和淋巴结阳性)宫颈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5%、59.2%,局控率分别为:89.9%、81.4%,无瘤生存率:70.1%、64.9%,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8%、12.2%,除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以外(p>0.05),两者之间局控率、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阴性和淋巴结阳性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96.5±1.4月、85.4±2.0月。2.直肠前壁参考点的最大受量点和宫腔施源器中心的距离随着放疗时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r=0.990,<0.05),而直肠前壁最大受量是随着放疗时治疗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关系(r=-0.959,p<0.05);膀胱后壁最大受量点和宫腔施源器中心的距离以及膀胱后壁受量与放疗时治疗次数没有相关关系。根据每次剂量计算的平均值分的膀胱高、中、低剂量组晚期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4.2%、2.6%%和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直肠高、中、低剂量组严重晚期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分别为13.2%、2.0%和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所有入组IIIb期宫颈鳞癌病人中,虽然中子射线组的5年局控率(76.5%v75.6%)、总生存率(58.3%v55.7%)和肿瘤无进展生存率(57.4%v55.7%)均高于γ射线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子射线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82.4±4.9月,γ射线组为73.9±5.2月,两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中子射线组的严重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γ射线组(10.4%v22.6%,p<0.05)。结论:1.锎-252中子内照射结合外照射治疗宫颈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能达到较好的局控率和生存率,而且严重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接受。2.通过监测锎-252中子内照射时直肠和膀胱受量的高低,可预测晚期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生情况。3.对于Ⅲb期宫颈鳞癌患者的治疗,中子射线组在没有采用同步化疗,全盆外照射只采取前后对穿野的情况下,得到了5年总生存率、局控率、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均略高于γ射线组治疗的结果,且中子射线组的严重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γ射线组,表明锎中子内照射在治疗Ⅲb期等局部晚期宫颈癌方面较铱-192γ射线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但最后结论还有待于前瞻性随机对照大样本数据研究结果的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