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mitfa、mc1r、tyrp1a和tyrp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的体色丰富多彩,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经济性状和表型性状,有着重要的生物学研究价值。近年来,对控制鱼类体色分子机制相关的研究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但主要集中于模式鱼类和观赏鱼类中,如斑马鱼、青鳉和锦鲤等,然而目前对养殖性经济鱼类体色变异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较少。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隶属鲑科、大马哈鱼属,是我国养殖的重要冷水性经济鱼类,根据其体色变异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野生型虹鳟(虹鳟),背部皮肤呈灰黑色,另一种是黄色突变型虹鳟(金鳟),背部皮肤呈金黄色,是鱼类体色变异研究的良好模型,且体色变异对虹鳟品种选育和经济价值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酪氨酸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yrp1)和酪氨酸相关蛋白2(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2,tyrp2)是黑色素合成中的重要调控基因。为探讨这4个基因与虹鳟体色变异的关系,本研究在虹鳟和金鳟背部皮肤比较转录组数据的基础上,利用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分别克隆了虹鳟mitfa、mc1r、tyrp1a和tyrp2基因(|log2 fold-change|>1且q-value<0.05)的cDNA全长,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分析这些基因在虹鳟和金鳟体色发生不同发育时期及成鱼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虹鳟体色变异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及其体色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虹鳟mitf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虹鳟mitfa基因(GenBank No.MT813117)的cDNA全长序列2 70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 212 bp,编码403个氨基酸,5’untranslated region(UTR)114bp,3’UTR 1 374 bp;序列分析发现,虹鳟Mitfa蛋白序列与其他鱼类的同源性高于禽类、两栖类以及哺乳类,且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b HLHZip)结构域在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虹鳟与褐鳟(Salmo trutta)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鱼类亲缘关系次之,与禽类、两栖类以及哺乳类亲缘关系最远;qRT-PCR分析表明,mitfa基因在虹鳟与金鳟胚胎及出膜后各时期均有不等程度的表达,均在受精期、4细胞期、16细胞期和桑葚期有较高的表达且显著高于其他各时期(P<0.05);虹鳟与金鳟相同时期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mitfa基因在虹鳟受精期、16细胞期和体节期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金鳟(P<0.01),而在金鳟桑葚期、囊胚期、心跳期、3 dph、5 dph、7 dph、10 dph、1 M和12 M背部皮肤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虹鳟(P<0.01);mitfa基因在12月龄虹鳟和金鳟各组织中也均有表达,且都在背部皮肤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腹部的皮肤和肌肉、背部肌肉和眼睛中也有较高表达,其他组织该基因的表达相对较低。2.虹鳟mc1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虹鳟mc1r基因(GenBank No.MW281061)的cDNA全长为4 518 bp,其中5’UTR 532bp,3’UTR 2 969 bp,ORF 1 017 bp,共编码338个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虹鳟Mc1r蛋白具有7TM_GPCR_Srsx结构域。通过与其他脊椎动物Mc1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虹鳟Mc1r与大鳞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tshawytscha)亲缘关系最近。qRT-PCR结果表明,mc1r基因在虹鳟与金鳟的受精期就开始表达且在胚胎前期(受精期至桑葚期)中的表达量高于胚胎后期,且该基因在虹鳟受精期、4细胞期和16细胞期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金鳟的6.41倍、11.68倍和2.77倍;虹鳟与金鳟相同时期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在虹鳟受精期、4细胞期、16细胞期和6 M背部皮肤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金鳟(P<0.01),而在金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期、1 dph、7 dph、1 M和3 M背部皮肤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虹鳟(P<0.01);mc1r基因在12月龄虹鳟和金鳟各组织中也均有表达,其中在背部皮肤、腹部皮肤和脑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0.05),同时该基因在虹鳟背部皮肤中表达量也高于金鳟背部皮肤(P>0.05)。3.虹鳟tyrp1a和tyrp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虹鳟tyrp1a和tyrp2基因(GenBank No.MT912012和MT912013)的cDNA全长分别为2 409 bp和2 219 bp,且分别编码522和529个氨基酸。Tyrp1a和Tyrp2蛋白都包含6个相同的保守结构域,分别为信号肽、EGF-motif、Pfam tyrosinase motif、跨膜结构及两个铜离子结合位点(Cu A and Cu B)。同源性分析发现Tyrp1a和Tyrp2蛋白在鱼类间的保守型要高于其他脊椎动物;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虹鳟Tyrp1a和Tyrp2分别与银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isutch)和大西洋鲑(Salmo salar)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表明,tyrp1a和tyrp2基因在虹鳟中及tyrp2基因在金鳟中从受精期就开始表达,而tyrp1a基因在金鳟的囊胚期才检测到有所表达,而且这两个基因在虹鳟与金鳟出膜后的表达量都显著高于胚胎期(P<0.05)。虹鳟与金鳟相同时期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tyrp1a基因在虹鳟原肠期和6 M背部皮肤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金鳟(P<0.01),而在金鳟囊胚期、7 dph、10dph、2 M、3 M和12 M背部皮肤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虹鳟(P<0.01);tyrp2基因虹鳟4细胞期、16细胞期、体节期、1 dph、6 M和12 M背部皮肤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金鳟(P<0.01),而在金鳟桑葚期、囊胚期、心跳期、5 dph、7 dph和3 M背部皮肤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虹鳟(P<0.01)。tyrp1a和tyrp2基因在12月龄虹鳟和金鳟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主要在黑色素生成组织中高表达,如背部皮肤和眼睛,且在这两个组织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mitfa、mc1r、tyrp1a和tyrp2可能参与虹鳟色素的形成过程,并与其体色变异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2014年5-12月在张掖市灌溉试验站开展了葡萄设施延后栽培不同生育期水分调控品质机理研究的试验,探讨了不同生育期中度和重度调亏灌溉下,设施延后栽培葡萄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分析了葡萄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及内源激素ABA、IAA与水分调控之间的响应机理及其与植物抗逆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的水分调控对葡萄外观品质粒径及营养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果糖、葡萄糖、可滴定酸、花青苷的影响关系,以期筛选水分敏
遥感影像是获取大空间尺度土地利用信息的主要数据源,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所获得的土地利用分割结果在土地资源管理、城乡发展规划、精准农业、地理空间物体检测、环境保护和土地生态问题分析等许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地利用方式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地形地貌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及演变。对于土地利用的研究有利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但是,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和遥感平台的不断发展,遥感影像的时空分辨率不断提高,可获得的高分辨率影像日益增多。高分辨率遥感卫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及时提供田间栽培管理的科学依据,农作物营养元素的快速无损检测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葡萄栽培过程中,施水量、施肥量和光照等因素直接影响葡萄植株生长和营养吸收,葡萄的钾含量与花芽分化、果实成熟以及含糖量等关系密切。本文以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探索研究红地球葡萄叶片钾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施水量、施肥量和遮光率为3因素,以甘肃红地球葡萄为研究对象
作物的病害是直接导致作物生长、减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的意义上,去检测农作物病害最常用的方法是由植保专家根据自己以往学习的经验对作物病症做出识别结果,但这种方法会受到识别人员主观性的限制,在精确度方面无法保证。随着数字图像识别技术的持续发展,人们开始把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到植物的种类识别中,植物病害识别程序主要运行在计算机端,无法在田间现场完成识别作物病害的任务,农民无法使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骼密度发生改变、骨量流失加快及骨小梁数量变少且变狭窄为特性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辛伐他汀是一种除了具有降脂作用外,还可显著增强骨形成作用的天然药物,其副作用较其他治疗药物低。为了探究辛伐他汀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了解其与辛伐他汀浓度与作用时间的关系;通过抑制MAPK的信号通路中ERK1/2和p38的活性,探究辛伐他汀是否经过ERK1/2、p38MAPK信号通路对MC3T3
叶片是植物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含水率的变化会对叶片的颜色和几何形态产生影响。本文就草莓叶片含水率与叶片图像的二维平面特征和三维几何形态特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含水率与图像特征、几何形态参数的预测模型,从而实现通过摄像头非接触地测量草莓叶片的含水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取了不同水处理下的32种草莓叶片颜色特征以及叶片投影面积,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分析了这32种颜色特征以及叶片投影面积与叶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早期难以发现,但到产生临床症和并发症时却难以控制和治愈的慢性疾病。通过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IDF Diabetes Atlas)不难看出,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养动物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不仅寿命增加,肥胖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而糖尿病作为一种主要的慢性疾
针对目前当归存在的产地初加工干制时间长和干制过程中药用成分损失严重等问题,以当归切片为研究对象,进行真空远红外干燥特性试验,探讨不同干燥工艺对干制品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当归切片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理论模型,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干燥过程中当归切片内部温度和水分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和验证。最后,对当归切片真空远红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试验研究
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MN)属于天然异黄酮类化合物,是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多种植物及传统地道药材中均有分布。初步研究表明,FMN对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开发天然无毒性新型兽用免疫增强剂的—个重要方向。目前,对FMN的研究主要停留在FMN的提取与纯化,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然而,FMN对动物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为深
本研究以伞形科的药用植物独活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色谱和光谱技术对独活中的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和异欧前胡素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主要研究分为三部分: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独活中三种香豆素类成分。该研究首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一测多评法对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和异欧前胡素同时进行定量分析。考虑到标准品的价格和可用性,选择了蛇床子素作为内标物。结果表明,在不同色谱柱、柱温和